安康新闻 旬阳新闻 镇坪新闻 平利新闻 岚皋新闻 紫阳新闻 宁陕新闻 石泉新闻 汉阴新闻 白河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安康市 > 安康新闻 > 正文

群众的赞扬声无处不在

来源:安康日报 2016-04-29 23:29   https://www.yybnet.net/

通讯员 王杰 陈朝利

“这是真的在帮咱们想办法脱贫呀!”

“现在的干部真好,比我想的还周到!”

“上面给打了水泥路,娃们上学再也不用踏烂泥路了 !”

......

当下,走进汉滨区茨沟镇二郎村,群众的赞扬声无处不在。

二郎村是国家扶贫重点村,距安康城区79公里,山大人稀、土地瘠薄,村域平均海拔800米以上,自然条件极差,总面积17.3平方公里。全村262户还有169户在贫困线下。

今年初,按照区委统一部署,区委群众工作部接到了帮扶二郎村的脱贫攻坚任务后,帮扶工作队怀揣爱的温情,立即奔赴这个鲜为人知的贫困村,用他们辛勤的脚步细心丈量着二郎村的每一寸土地,用笔、影像记录着一户户基础资料。在走访入户的过程中,工作队人手三个小本本——《服务群众纪实手册》、《连心册》和《惠民政策读本》。尤其是该部派驻的第一书记刘守斌很快对全村的底子一目了然——五保户20人、医疗救助37人、上学困难的54人、技能培训20人,劳务输出226人、住房困难204人。面对现状,刘守斌通过摸底定出了规划:“一年打基础、两年能造血、三年保脱贫。”确定了“靠山吃山,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产业;解放思想,不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发展思路。

思路和目标确定后,群众才是关键,工作队采取分类精准施策,一户一策。按照“七个一批”分门别类进行统计,逐个按计划实施帮扶——很快,数十台农业机械运到了村里;硬化到校公路450米、增加了学生营养餐、解决学生如厕问题;村级活动室已破土动工。实实在在的行动让群众看到了脱贫的希望,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村民谭文前家里6口人,6亩土地,住在用木板钉的2间危房里,还照顾着2个低智亲戚,家庭极度贫困,工作队员多次上门做工作、讲政策,帮助其住进了安置社区,还协调将其6亩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弥补家庭基本开支。谭文前说:“住进了新房,现在我可以安心的外出打工挣钱了,感谢政府,感谢干部对我们的帮助。”

村支部书记徐峰说:“往年群众守着自己的穷窝窝靠天吃饭,现在不仅有了先进的生产工具,而且项目多的把我们逼得紧得很,我一定要带乡亲们好好干出点名堂!”

“这核桃剥皮机真好用,一个顶几个,给我节省了600多元的人工费。”用着工作队送来的核桃剥皮机,村民孙登军很感慨。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一年来,二郎村就有40户168人实现脱贫。现在的二郎村群众正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奋力与贫困抗争,他们都在等待甩掉脱贫帽的哪天早日实现!

狠抓落实奋争先

新闻推荐

安康市评出首批5A级诚信律师事务所和3A级诚信律师

本报讯(通讯员胡蓉蓉)为加强安康市律师行业诚信建设,打造法律服务诚信品牌,经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委政法委、新闻媒体等相关人员组成评定委员会审查评定,评出安康市首批5A级诚信律师事务所和3A...

安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康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群众的赞扬声无处不在)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