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一位母亲特别着急地找到我说,所有老师都放弃了自己的孩子,就是因为孩子太调皮、太较真,希望我能帮帮她的孩子。当我见到那个男孩时,也感受到了他对我的排斥,他总是用异样的眼看这个世界,尽管如此,我对他表现出了无条件的尊重和欣赏。孩子一天天变了,突然有一天哭着对妈妈说,他错了。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如此举动,我很惊喜,却不意外。因为欣赏孩子、尊重孩子,必然会换来这样的结果。
回忆一下,当孩子呱呱坠地的时候,初为人父或者人母的我们都十分欣喜。我们用欣赏的眼光看着眼前的小家伙,期待着他快快长大。当孩子叫出第一声“妈妈”时,我们眼里含着泪,搂着孩子,特别自豪;当孩子蹒跚学步时,我们在旁边鼓励孩子,即使他摔倒,我们也微笑着扶起孩子鼓励他慢慢来。那时候的孩子成长得很快,那时候的我们也很快乐。
但是,当孩子慢慢对这个世界有了自己的看法,开始和父母“对着干”的时候,父母往往很痛苦。在“人前教子,背后教妻”的传统理念引导下,我们却忽略了重要的一点: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是家里的一个成员,而不是我们的私人财产,孩子需要我们去尊重。当涉及孩子以及家庭全体成员的事情时,多听听孩子的想法以及见解,多让孩子参与其中,让孩子成为生活的主导者。
孩子的成长其实并不难,我们可能忘记了初心,我们可能过于着急,我们时刻想着如何让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强,我们把自己孩子成长最需要的欣赏和尊重遗弃了。换一种思维,用欣赏与尊重的眼光看看自己的孩子,教育中的困惑会减少很多。
(宋孝波,安康幸福家庭教育促进会讲师团讲师,国家心理咨询师,青年教师)
宋孝波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陈夏)市中医医院近日举办糖尿病管理培训班,来自各县区医院的100多名医务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天津市医科大学总医院教授冯凭授课并开展了教学查房。此次培训以糖尿病的管理为主题,内容...
安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