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郭歌
一名党员是一面旗帜,一个基层组织是一座堡垒。十八大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安康市农村各级党组织持续增强政治功能,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精心组织脱贫攻坚,带领群众发展现代农业,在秦巴汉水之间谱写了引领“追赶超越、绿色崛起”新篇章。
筑牢战斗堡垒
配强农村“两委”班子。市委始终把配强“两委”班子和优化班子建设作为农村安定团结、兴村富民的首要任务来抓。2015年农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后,选配1223名致富能手、22名大学生村官、128名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为“两委”主要负责人,全市村“两委”平均年龄46.3岁,高中以上学历占56.3%。
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坚持以各级党校为主阵地,采取市级示范培训、县级重点培训、镇办普遍培训的方法,建立分级培训制度,五年来,累计培训2万多人次;制定了村“两委”负责人学历提升计划,联合市农广校开办学历班次教育,农村基层干部带领和服务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开展后进村党组织集中整顿。建立领导干部包联抓、帮扶部门配合抓、派驻工作组深入抓、下派“三员”具体抓的四级联抓机制,每年对班子软弱涣散、干部违纪违法、经济严重落后的后进农村党组织进行排查,通过下派“第一书记”、翻建整顿工作组等方式进行集中整顿。今年在全面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同时,列出184个整顿对象,逐一明确整顿责任和任务,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实行动态、销号管理。
充实农村建设队伍。全市累计选聘大学生村官1331名,先后选配452名进入村“两委”班子,32名被选拔为镇(办)党政领导,62名成为产业致富带头人。目前,308名大学生村官们已经成为引领致富的好帮手、政策的宣传员、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延伸服务触角
健全服务机制。市委出台《关于深化连心为民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推行群众办事代办制度实施细则》,全面推行镇(办)机关全天候工作、干部轮休和村(社区)干部集中办公、坐班值守工作制度。建立完善四级便民服务体系,新建便民服务中心2146个,出台惠民政策479项、便民措施6377项,办实事8万余件。
紧密联系群众。深入总结“连心工程”经验,广泛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三问三解惠民生”,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深化推进“六大工程”,建立党员“双联共管”工挂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联系走访群众,积极推进公开承诺和群众评议基层党组织活动,全市所有党组织、140655名党员分别公开承诺事项2万件和20万余件。
力量下沉一线。2014年,全面推进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市、县两级机关3895名干部组成1156个驻村帮扶工作队,要求每年驻村工作不少于200天,全市各级帮扶团队进村开展调研座谈、决策指导,帮助落实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类项目3000余个。(下转四版)
新闻推荐
受陕西省安康市土产日杂公司委托,本公司近期对下述标的进行公开拍卖,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拍卖标的:位于安康市金州北路128-10号房地产一处,土地使用权面积约597.87㎡。二、拍卖时间及地点:2016年...
安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