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艳阳临窗,笔底电脑上是勘踏古村落的追忆,小洛来电话,嘱我写茶。从星巴克茶杯斟出的正是紫阳茶,饮上一口,好吧,且说茶话。
自小在渭北乡下,冬夜里偶尔喝过头牯窑大爷的云南砖茶,柴火泥炉,铜壶陶盅,浓酽得苦香。窑背上有茶钵子老树,应该是古老茶种,因为苦涩如中药而无人问津。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走过一回紫阳,踏过瘦硬的石板路,客居吊脚楼眺望晨雾中的朝阳,划动清澈见底的任河小舟逆水而上,跋涉绿臻臻的茶山听采茶女唱《郎在对面唱山歌》,再品月色一样的紫阳茶的滋味,别说唇留余香,简直是终生的梦魇了。
后有友人常常捎来紫阳茶,麻制纸绳包裹,用三个指头小心地捏出一撮,轻轻投入透明的茶杯中,看草木涅槃后的复活,诗性的意象溶入茶香,便是有别于美酒的人间至味了。
去年写《阅读徐山林》一书,徐老说,当年他当副省长,经常从安康给省长白纪年捎紫阳茶,每次对方都会每包几块几毛当面付钱给他,没有客套。我有点诧异,仔细一想,也理所当然。
君子之交淡如水,亦若茶。
喝了半个多世纪的茶,什么名堂的茶都喝过,要说茶话,五个字:紫阳,有好茶。
(著名作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
和谷
新闻推荐
落户在汉滨区江北办新义村的安康利合生态禽业家庭农场,总投资600多万元,于去年8月份建成投产,目前存栏蛋鸡5万多只,日产鸡蛋4万多个,这些鸡吃的是绿色无公害饲料,鸡蛋上市后供不应求,远销省内外。...
安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