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最重要的是坚持,坚持是取得教育成功的关键。
对于我来说,做一个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并不是最初的选择。在对特殊教育什么都不了解的情况下,我踏上了去南京特师的中师学习旅程。在特师的四年学习生活里,我逐渐了解了今后服务的对象是有听觉障碍的孩子,懂得了什么是特殊教育。在深圳聋校实习的时候,孩子们的天真烂漫以及对老师的无限热爱、渴望和老师做朋友的热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也从那时开始,我渐渐地爱上了聋校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
1995年,我如愿来到安康市阳光学校,到学校以后我才深切的体会到,要想做一个特殊教育学校的好老师是多么难。在当班主任的十几年里,晚上我最怕听到的是电话铃声和敲门声,每次响起我的心里都是一紧,害怕孩子们不是生病就是出现其他状况。随着学生一年年长大,语言能力却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出色,读不懂、写不通、教不会。有的学生到了中高年级甚至成了教室里的“一个摆设”,这些使我的自信心在慢慢地被融化、消失。
我开始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是否适应这样的工作,甚至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我开始反省自己,聋孩子语言的生成和发展是需要不断的、反复的训练才得以形成,而我所带的两届学生都是在训练关键的时候,我产生了懈怠的情绪,这样的心理占据了我生活的全部,整个思绪被“得过且过,明天早上再搭窝”思想占据,总是给自己定目标,总是在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夭折,没有按照自己既定的目标坚持下去。不能坚持是我最大的敌人,也是我最难逾越的障碍。聋教育需要坚持。首先,聋学生语言的发展是隐性的,我们的教育成果也不像手工操作一样那么明显,看不到成果的工作是最容易产生懈怠情绪的。因此对学生的语言训练需要我们坚持;其次,特殊教育并不像普通教育那样被重视,这样那样的困难在所难免,如果不能坚持,我们将一事无成。
我知道,我们所有的老师包括学校领导都在坚持,如果没有坚持,我们学校不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如果不能坚持,我们许多年轻的外聘教师不会如此敬业的在高强度工作中为聋孩子奉献这么多年。
安康市阳光学校洪昌义
新闻推荐
编者按:这是两封母女间的信。女儿孟相源,市一小六(7)班学生。妈妈周燕,中国工商银行安康分行职工。一来一往,流露的是思想、认知,还有爱。亲爱的女儿:你好!很高兴我们之间又有了新的交流方式。时光荏苒,一...
安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