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身材高挑,气质出众,可有的孩子就是不长个。根据抽样调查,陕西省儿童矮小症发病率约为3.3%。近年随着儿童饮食结构的改变,运动量减少,儿童矮身材呈上升趋势。引起孩子矮小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遗传因素、子宫内因素及疾病影响。
孩子长不高,不少家长虽然很犯愁,但却存在一些误区:
1、营养缺乏而食补。
孩子长不高?那一定是营养没跟上,要好好补补!相信不少家长都是这么认为的。确实,在孩子的生长发育阶段,营养必须要跟上。10-13岁的青少年,每天需要蛋白质70克,13-18岁需要80克。另外牛奶、钙、磷、锌等矿物质也不能缺。但有的家长却发现,孩子营养跟上了,个子没长高,却变胖了。这时可能就要考虑,孩子长不高并不是没吃好了。
2、“晚长”的老观念,一拖再拖。
有些家长对于孩子不长高,以为是孩子发育晚,所以长高得也就比一般孩子要慢一点,并没有放在心上。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儿童三岁以后直到青春期,每年生长的高度低于5厘米就属于生长过慢,家长应该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检查。早期治疗可最大限度提高孩子的成年身高。因此,在儿童保健期经常不达标的儿童,应该到儿科随访,家长不能抱着“等等看”的心态慢慢来。
3、对增高产品的过度迷信。
现在所谓增高助长的医保用品“遍地开花”,但实际上千万不可盲目使用。如果骨龄已经成熟,用了也不会有效果,如果还处于青春发育期,滥用这些保健药物可能导致性早熟,反而不利于长高。
4、忽略过早发育的孩子。
正常情况下,男孩20岁、女孩18岁,骨骺才会闭合或接近闭合。早发育的孩子或许从小学五六年级起就长得快,比同龄孩子高,但到了初中正常孩子长个子的时候,他(她)却长得很慢,甚至不长了。正常儿童不同时期生长速度不同,一般5岁低于106cm,8岁低于124cm,11岁低于138cm就可能存在生长发育异常,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
孩子生长速度减慢大意不得,否则有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生长速度减慢往往也是儿童疾病的早期信号之一,每位家长应重视准确给孩子测量身高体重,以便早期发现问题,避免骨骺愈合后将永远失去长高的机会。早发现是完全可以治愈的。3-10岁是儿童身高增长的黄金时期,也是矮小患儿治疗的最佳时期,因此,临床上建议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引起矮小的原因很多,要治疗必须查清病因,做出正确诊断,然后再考虑如何治疗。而要查清病因首先要通过病史询问体格和化验检查,根据详细的资料和化验结果,综合分析、判断引起儿童矮小的原因,最后确定治疗方案。
当发现孩子矮小时,除了药物治疗,还可以从饮食、运动和睡眠上来改善。食物与营养是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营养有七大要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水、纤维素、矿物质,缺一不可。保证孩子每天250—500毫升鲜(纯)牛奶,1个白煮鸡蛋,适量各类谷物和水果类等;运动是长高的重要条件,坚持体育锻炼能促进孩子骨骼、肌肉、关节、韧带的发育和功能健全。如引体向上、篮球、排球、跳绳、摸高跳等弹跳性及伸展性运动,能促进身高增长;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愉快的环境和心情,每天早睡早起,保证8—10个小时睡眠,使体内生长激素和其他生长发育有关的激素处于最佳的分泌和发挥功能状态。
安康市中医医院洪岩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涂佳佳)7月7日至8日,由市卫计局主办,市疾控中心、市健康教育所承办的安康市首次健康教育业务技能竞赛举行,来自十县区和市本级的11个参赛队共22名队员参加。此次竞赛以“提素质比技能展...
安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