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焕龙
9月1日,市图书馆的夜间开放首日。“安康人的夜生活从此有了书香,有了正能量的文化记忆!”前来采访的一位记者在微信中如此评价。《安康日报》对市图书馆夜间开放报道后,在社会层面引起良好反响。说明阅读仍然是本市群众汲取新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从18至20时,我一直在岗观察并与读者及前来釆访人员交流,发现读者状况为:
从年龄结构看,青年占四成,中年占三成,老年占二成,少儿占一成;从男女比例看,男性占六成,女性占四成(其中半数系陪读);从职业结构看,企业员工占六成,事业单位职工占三成,公务员占一成;从阅读种类看,图书占三成,报纸占二成,期刊占二成,电子读物占二成,电子影视与娱乐节目占一成。
各类占比的形成虽然各有原因,但占比大小反映了城市人群的阅读特色和精神需求、生活走势、价值取向。其中:
——中青年人重视阅读,多为工作压力逼出的生存需求,说明学习与上进是多数人的被动行为;
——男性读者多于女性,是因安康的职业男性占居多数职业的主导地位,工作压力导致阅读动力,一方面女性的社会地位还有待提升,另一方面反映出女性就职后企图安定,普遍缺乏读书提高积极性,安于现状者多。
——企业员工求知欲望高,是因职工队伍的职业素质与业务要求差距大,且企业的绩补考评严于党政机关、企业单位;
——书报刋读者多,说明安康读者习惯于传统学习方式,市民的求新意识有待增强,城市的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样本观察中公务员只占一成,除了公务人员有阅读场所偏好外,如在家里和单位阅读,公务员普遍重视工作实务而不重视读书提高,重经验不重视创新,满足一般事务性应付,则是一个现象性问题,值得深思。
新闻推荐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高歌猛进 ——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安康市第四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安康市第四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安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