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人民医院 牛明华
大肠息肉属于大肠疾病的常见病,它不分男女老少,均可发病,预防大肠癌需从其前身大肠息肉开始。
大肠息肉是肠黏膜表面上隆起性的病变,通俗地说,是长在肠管内面的“肉疙瘩”。如果肠道内长了息肉,自身没有感觉,绝大多数是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才被发现。小的“肉疙瘩”称为息肉,继续生长可变为腺瘤,而腺瘤继续发展可能就会变成癌。目前已明确至少80-95%的大肠癌都是从肠息肉一步步“进化”过来的。一般这个过程可能需要5—10年不等,但有的人也可以进展的很快。例如,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患者从很年轻时肠道就长满了大大小小的息肉,癌变在所难免。息肉的发生随着年龄增长而更容易出现,但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其可能在较年轻时就已长出息肉,因此患癌的风险比一般人更大。
目前阿司匹林等一些药物可能有助于预防息肉新生,但还没有药物能有效治疗已形成的息肉,内镜下切除或手术切除效果明显,是治疗的标准。通常来说,肠镜检查过程中发现息肉,如果判断其是良性的、且小于2cm,可以在内镜下切除,如果怀疑息肉已经恶变或者直径>2cm,一般先取活检,待诊断明确后做相应处理。
大肠息肉的发生原因与个体因素、遗传因素、年龄、饮食习惯有关,应多吃蔬菜水果等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少吃加工肉制品,这有利于肠道蠕动,减少息肉的发生。绝大多数大肠癌都是从大肠息肉演变过来的,因此50岁以上或大肠癌高危人群(家族史、长期高脂低纤维素加工肉制品饮食、肠道息肉病史、肥胖、糖尿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至少做一次肠镜,如果有息肉可以在其未“进化”为大肠癌的阶段就将其斩草除根。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赵永明)9月2日,安康老年大学举行2016年秋季开学典礼。副校长曹江华对上半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新学期各项工作提出要求。该校将继续坚持“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健康长寿,余热生辉”的办学宗...
安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