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图2)
□ 陈荣临 沈菲 文/图
笔者收藏着一张安康县1954年第十一区供销社的社员股金证(如图1)。社员股金证也称供销合作社股票,是供销社成立时入社社员入股金额的凭证。此证为长方形,黄棉纸套红石印,墨笔填写,编号处倚缝加盖公章。此证显示:持股人黄壁旭,于1954年9月1日入社认购社股一股2万元(旧币2万元折现在人民币2元)。
股金证作为农民持有的农村合作经济股票,参与供销社按股分红。安康县除五十年代初制发的这种股金证外,还先后于1962年、1984年两次扩股并增发了两种新式股金证。
收藏的与股金证关系密切的另一张票证是安康十五区供销合作社社员购买证(如图2)。此证为小长方形,布面套红石印,墨笔填写。证面显示:社员户代表姓名胡世英,家属人数两男一女共3人,入股人1人。家住回龙乡和平村。入社日期1954年4月20日,社员登记号为0825。
供销社社员购买证是农村供销合作社社员享受商品物资供给的购货凭证。因为在解放初期,生活日用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货源紧张,持社员购买证有优先购买紧要物资的权利,同时持社员购买证可在重要节庆时购买节日特供物资,还可享受出售农副产品奖励物资的供应。
上述两张票证均与供销社关联,经查阅有关史料得知: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村、农业、农民“三农”服务的集体经济组织。解放初期为了建立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党和政府把发展合作社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民问题的重要工作,切实给予引导、支持和推动。安康县先后于1951年至1956年在所辖15个行政区建立了15个基层供销社(后于1956年末合并为11个基层供销社)。1952年成立安康县联合社筹备委员会,由时任县长李景壁兼任主任,1953年3月由11个基层供销社组建成立县联合社。联合社第一任主任由安康县委副书记李华南担任。从此,在全县形成了上下连接、纵横交错的全县商品流通网络。
票据话安康
新闻推荐
假币中还有美元。本报讯(记者潘润生文/图)公交车无人售票制度在为市民提供方便的同时,也考验着城市的文明程度。在实行无人售票制度以来,有一部分乘客在乘坐公交车时竟将假币、残币放进投币箱,虽然仅...
安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