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秦岭,途经安康一宿,观绚丽灯火,采写《1983安康大水灾》情形如在昨日。
翌日,在汉江与旬河交汇的地域进入旬阳。这里的古村落与民居,受秦、楚、蜀文化影响,在三者的碰撞与交融中形成了本地域特色的文化,是多样性民族文化之一隅。现有国家级传统村落4处,省级9处。古树挂牌,古建筑维护,家谱复印,抢救保护与利用管理措施比较得当。
我是第三次到旬阳这块“金线吊葫芦”的乾坤城了,上世纪80年代与贾平凹来此讲学,后与王愚到他的家乡访旧,当年的文学青年大多年过半百,依稀还能在安康或省城邂逅他们。登上高处,山川风貌已经换了人间。
这里是铜钱关镇,好名字。踏入七里庙湾村,因石质的差异,碌碡也比关中道的显得灰黑。古建筑大多考究,有二层楼,陈旧却不失典雅。小河清浅,在哗啦啦流淌,河边有洗衣的妇人,平添一幅昔日山村的景致。阳光灿烂,蓝天白云,多是石板屋顶的民居坐落在绿树掩映的山坡上。沙田较多,除种植一年两季的粮食,还作务黄姜、魔芋、莲菜和油菜。因附近有药王庙,得名庙湾。
老人搬出厚厚一摞《陈氏家谱》,数百年的沧桑尽在其中。得承认,过去写谱的秀才比今天的所谓乡村知识分子有修为,仅就毛笔字来说,今非昔比。明朝初年,陈氏先祖从楚地麻城迁居于此,因科举制度曾有规定一族不得有多人应试,故分别随祖母、母亲姓氏分为袁、陈、戴等姓,实为宗亲。门楼、门堂、耳房、上房、天井布局精妙,雕刻讲究,福、禄、寿、喜字样及祥瑞图案惟妙惟肖。
好客的村民端来鸡蛋醪糟,很香甜可口。破旧的生活陈设与环境,却让人怜惜。
新闻推荐
9月日时分,安康汉滨消防中队接警称:马坎十字工地着火。中队到场发现,现场系打地基的泡沫板由于用火接合时操作不慎发生火灾且蔓延至框架,建筑内部所有人员已安全撤离,现场火势正处于猛烈燃烧阶段,浓烟...
安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