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启政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正带来新一轮工业化热潮,正处于转型升级攻坚时期的安康工业,必须抓住战略机遇,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安康市实现“追赶超越、绿色崛起”奠定坚实的工业基础。
“十二五”以来,安康市主动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促改革政策措施,推动了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增长。年,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4%;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2亿元,同比增长.6%,高于全省.6个百分点,增速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二位。
虽然近年来安康市工业转型升级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工业经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加快转型升级,推进两化融合还面临不少的困难,主要表现在:
转型升级缓慢,龙头企业乏力。产业层次不高,创新能力不强。要素支撑薄弱,发展后劲不足。信息体系缺位,两化融合不深。
在看到问题和困难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安康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和两化融合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从发展大势上看,信息技术正处于融合集成式创新与颠覆式创新的大时代,这也给欠发达地区带来弯道超车和快速发展的机会。从政策层面看,随着中省市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主体的发展动力和内生活力将极大激活;加之南水北调对口协作、金融扶贫创新试点和脱贫攻坚等一系列政策叠加,工业经济发展将获得更大的政策和项目扶持;从交通条件看,随着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的建成,安康市承接产业转移,提升配套能力的区位红利将进一步释放;从资源优势看,虽然矿产业受到市场、生态、环保制约,但健康的富硒产品、优质的天然饮用水、丰富的生物资源将会成为安康工业向绿色低碳循环转型升级的方向和重点。为此对安康工业转型升级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抓产业结构调整,引领工业转型升级。牢牢抓住经济结构调整有利时机,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抓创新驱动发展,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深入贯彻中省市关于加强创新驱动的有关要求,全面提升安康工业企业创新发展能力。抓信息技术应用,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必须紧紧抓住信息技术革命兴起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机遇,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抓优化发展环境,保障工业快速发展。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追赶超越的生命线,在制度上、政策上营造宽松的市场经营和投资环境,服务工业发展大局。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强化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协会、社会组织在行业管理、中介咨询、技术服务、信用担保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各县区、各部门按照统筹协调、分工负责的原则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紧密结合安康市实际,用足用活中省市出台实施的一系列扶持政策,用好产业基金、协调金融支持,加强政策指导,解决制约安康市工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二是深化合作交流,加大招商引资。围绕安康市优先发展的产业领域,建立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库,紧盯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合作,重点在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产业引进和实施一批对全市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较强支撑和拉动作用的重大项目。进一步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新兴产业。三是持续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环境。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大力转变作风,创新优化服务,营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打通“肠梗阻”,做好“最后一公里”的贴身服务,破除市场壁垒和地方保护,依法从严从快打击破坏发展环境的违法行为,释放市场活力。四是加强包联帮扶,助力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完善并实施好市级部门包联重点工业企业和全市工信系统“百名干部帮百企”活动,围绕旬阳烟厂、陕汽旬阳宝通等重点工业企业和项目,实施“一个部门包联一户企业”和“一企一策”的办法,通过领导包挂、部门包联、干部帮扶、一抓到底,帮助重点企业解决生产和建设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龙头企业率先转型升级。
(作者系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
新闻推荐
安澜楼,毫无疑问是江北最负盛名的文化地标性建筑。安澜楼下刚刚开门迎客的金州画院更是给这里平添了几分墨香、几多书卷气。金州书院坐落在安澜楼下的古玩奇石市场,大红的匾额、楹联、窗棂让人很容...
安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