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黄绚丽
看病难既为“新三难”之一,也是让政府头疼的老大难,市县公立医院人满为患,乡镇卫生院门可罗雀,这是许多患者及其家属对当前全市医疗状况的整体感受。今年来,市卫生计生局以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以人民健康需求为导向,改革创新,大胆探索,着力在改善群众的看病难。
确一个目标:提高健康保障能力
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健康城市创建为抓手,深入推进健康教育“五进”和“营养科学进万家”活动,引导群众树立健康生活理念,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抽调名专业人员组成了“安康市健康教育科普专家团队”,组建健康文化宣传队支,建立了健康安康微信公众号,坚持每日向群众推介健康知识。
建设人口与健康文化阵地个、人口与健康书屋余个,一期建成开放个健康小屋,规划建设个健康细胞示范点,开展健康教育培训余场次,命名市级无烟单位个、无烟示范单位个,印制各类健康指示宣传折页余万份,开展群众性健康知识宣传普及活动余场次。坚持疾病预防关口前移,整合大类小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6类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和计划生育“两项工程”免费服务项目,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公共卫生服务链条。
探索一种模式: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积极探索推进“多模态全方位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与心医国际合作,大力推进远程会诊系统建设,建立了“政府主导、医院实施、第三方服务”的远程医疗模式。推行宁陕“3+2+1”医疗服务一体化模式,由三级医院对二级医院提供技术、设备、人才和专科建设等方面支持,将教育培训、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等延伸到一级卫生院,突破医保报销、医疗纠纷认定、财务结算等障碍,实现诊疗服务、信息共享、出入院结算、规范管理“四个一体化”。
目前,全市已有家公立医疗卫生机关和社会办养老机构加入各级各类医联体个,市、县、镇三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医联体覆盖率已达.2%,实现了优质资源下沉,提升了基层服务能力。
强化一项措施:提升技术保障能力
坚持把提高医疗技术服务能力水平作为保障群众健康的重要方面,强化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科学拟定并实施“十三五”“十百千万”医疗卫生人才培训培养工程,从年起,每年选派名市级领军人才到国(境)外深造,名市县学科带头人到国内知名医院进修,名市县镇业务骨干到省市医院进修,名一般人才参加市县及以上短训和学术交流,今年以来,有名市级领军人才出国(境)研修,名市县级学科带头人赴国内知名医院进修培训,名市县镇业务技术骨干到省市县级医疗卫生单位进修学习,人次一般人才参加市级及以上短训或学术交流。
今年7月以来,在全市医疗系统自下而上组织开展全员岗位大练兵大比武活动,颁发团体奖个,个人奖个、组织奖个,观摩人员达到余人次。为全市县镇医疗机构招聘医学类本科生人,放宽条件为镇卫生院招聘医学类专科实用型人才余人。
完善一份保障:提升政策惠民覆盖面
全面破除公立医院“以医补药”机制,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在全市推行药品耗材网上采购,组建市级药品采购联合体实施带量采购,实行“两票制”,进一步压缩药品利润空间,切实解决群众用药负担。
制定出台了《安康市健康扶贫脱贫实施方案》,在个方面探索制定了项健康扶贫措施,让贫困群众享受更高水平的保障。实施“天使健康扶贫行动”,通过健康咨询指导、寻医问药和送医送药、爱心资助等方式,对全市个年度脱贫村实施全覆盖。
截至目前,已开展大型义诊余场次,“一对一”结对帮扶人,建立健康脱贫档案份,免费健康体检、健康培训万余人次,发放药品余万元。对特殊计生家庭,整合全市个部门的项优惠政策,建立了计生特殊家庭“”扶助关怀工作机制,设立了“安康市计划生育家庭特殊家庭特别救助基金”,对因重大疾病、重大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原因造成的计生家庭给予特别救助。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冯文康)月日,安康市召开年贫困村退出第三方评估总结座谈会。安康学院院长陈刚、副市长何邦军出席会议。在听取了第三方评估小组和专家对前一阶段评估工作有关情况的汇报后,何邦军指出,安...
安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