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于兰
2008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被列为陕西八大民生工程之一。至今,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接近尾声, 前期的工程建设报道已基本完成。 建得成更要管得好,农村饮水工程建后管理还是一个“新事物",本栏目将扫描各(区)县建后管理的进展与亮点。
安康市水利局领导调研“旬阳模式"
5月6日, 安康市水利局局长吴平一行人员, 调研了旬阳县神河集镇供水工程,吴平说:“旬阳县建后管理结合本县地理环境特点、探索了一套‘旬阳模式’,这样的模本应该在全市推广。"“旬阳模式"就是旬阳县水利局对建后管理的多元化,按照镇设站、分站及单村供水工程管理。
5月22日,记者实地参观了神河集镇供水工程,对“旬阳模式"有了直观的认识。 神河集镇供水工程惠及神河、 金河口、王义沟社区12260余人,神河集镇供水工程建成后组建了“旬阳县村镇供水公司神河供水站",神河供水站是村镇供水公司所管辖的其中之一供水站。全县已成立16个供水站,工作人员66人,分别隶属于蜀河、吕河、甘溪三个中心站管理, 三个中心站又隶属于旬阳县村镇供水公司管理,而县水利局在业务上直接指导村镇供水公司。王定腰是神河供水站站长,王站长与其他二个人负责站上全部工作, 三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在这儿,就是为了切实保证三个社区正常供水。“2013年6月供水站建成后,运行至今将近1年,供水站实行企业化管理,自负盈亏。体会到这样管理模式较为科学,节约劳动力、节约时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不同以前建后管理上的粗糙、不规范。"王定腰说, 旬阳县在供水运行管理工作中改革创新, 结合山区的地理环境特点,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系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机构,按工程规模实行分类管理二种模式:旬阳县村镇供水公司(联村)及村组(单村)供水工程管理。
刘店社区在浅山区, 是村组供水工程管理。 该社区是县政府规划的新型移民小区,2014年1月建设好农村饮水工程,2400人喝上了安全的自来水。村组供水工程建后管理,也是运用了多种方式:个人承包及村组领导负责。 刘店社区是后者的管理方式, 社区主任负责供水工作,多样化的运作模式使受益村不再像以前一样等、停、靠,出现困难就找水利局, 而是在水利局业务指导下, 负责人提升了业务素养,尽心、尽责认真保证供水。
旬阳县是山区县, 相比较而言饮水工程建设就要比平原成本高。截至去年底, 全县已先后建成农村供水工程385处, 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4%。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一直被纳入旬阳县委、县政府的“一号"民生工程,建后管理方面县政府拟制定供水公益岗位并给予财政补助,其中16个供水站工作人员每人每年将近5000元补助,县政府常务会议已通过。
取消福利水,实行计量收费,村级供水推行承包、租赁落实管理责任。“以水养水"使供水站建后管理逐渐走出低谷,产生经济效益,2013年农村供水站产值达到了300万元,改善了以前工程运行的困难状况。
“旬阳模式"也是在不断探索与完善之中,“以水养水"也存在弊端,水是公益事业,在当下只是“微薄保利"!对于农村饮水工程建后管理,旬阳县水利局负责人谈了自己深切的体会:“饮水工程的建设,投资不少,取得了一些成果。工程的建后管理,成立了村镇供水公司,加强了集中供水管理,实行企业化管理。但总体来说还是效益低,自身维持有些困难,还需要政府给予政策,并且期望2015年移民搬迁饮水工程建设政府也要重视。"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李孟)3月10日,旬阳县检察院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江世波带领干警深入双创牵头包抓片区青泥社区整治环境卫生死角,解决背街小巷脏、乱、差的问题。针对社区居民多、生活垃圾量大,无处...
旬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旬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