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赵攀强 李道广 程高科 记者 杨雁斌
过去旬阳神河镇金河口社区是由原来的8个行政村合并而成,社情复杂,尤其在十天高速过境建设时,各类不稳定因素相继激发,“三天两头群众闹、村组干部忙接访”,成为“问题社区”。
如今,该社区把村级管理、权力、决策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大事小情村民代表集体议定,呈现出干群关系融洽、社会稳定和谐、人均纯收入逐年稳步提高的可喜局面,成为全镇名副其实的“第一社区”。
从“问题社区”到“第一社区”嬗变的背后,正是旬阳县人大常委会近年来孜孜以求,持续监督指导推进村民自治工作结出的硕果。
自换届以来,新一届旬阳县人大常委会将依法规范村民自治作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工程,抓住关键环节,加强监督指导,不断创新实践,有如静水投石,激活了全县“村级民主”法治建设的一池春水。
1、形成共识设立“硬杠子”
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基层人大的重要职责。如何找准依法履职与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的结合点,充分发挥监督作用,稳步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成为该县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创新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的一个新课题。
“充分发挥县镇人大职能作用,大力推进村民自治依法规范开展,加快我县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进程。”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德智在换届后第一次常委会上的讲话,引起与会人员的共鸣。随后,人大常委会领导深入全县镇村、社区开展调研,通读认真讨论和反复修改,形成调研报告。在县委人大工作会上,县委书记邹俊杰充分肯定这一做法,明确提出要把监督指导村民自治作为县镇人大的重点工作,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上实现新进步。
至此,监督指导村民自治工作首次列入县人大工作要点,对全县22个镇人大提出把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作为“硬杠子”,建立常委会领导分片挂联、机关委办蹲点包抓、各镇人大主席负责落实的工作机制。监督指导推进村民自治成为县镇两级人大创新监督工作、拓宽监督领域、增强监督实效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新共识。
2、明晰思路找准“突破口”
该县建立人大常委会领导分片挂联、机关委办蹲点包抓、各镇人大主席负责落实的工作机制,监督指导推进村民自治成为该县县镇两级人大创新监督工作、拓宽监督领域、增强监督实效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新共识。
2012年4月,在全县新任的村(社区)支部书记、村主任轮训班上,安排以村民民主议事制度和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两项制度”为主的村民自治专题讲座,由县人大农工委精心备课,对600余名村干部进行辅导培训,提高认识水平和运用能力。
同时成立调查组,深入蜀河等7镇14个村,采取查阅资料、走访群众、入户调查等方式,发放调查问卷表5000多份,与县委组织部、民政局、监察局等8个部门座谈,了解全县以“两项制度”为主的村民自治制度落实情况,形成专项调查报告,提交常委会审议。
在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听取审议县政府《关于村民民主议事制度和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落实情况的报告》,作出了要切实增强落实“两项制度”的重要性认识、加快健全和完善指导村民自治的制度体系、强化村民自治制度落实的指导监督、抓住村民监督委员会作用发挥的关键环节等4点审议意见,交县政府研究处理,并采取满意度测评等方式进行跟踪督办。
3、注重实效打好“攻坚战”
全县22镇人大按要求成立驻村指导组,监督指导各村开展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修订工作。县人大抓点4个,每个镇人大抓点2个,以典型示范带动全面铺开,全县上下形成了县人大牵头、部门积极配合、镇人大监督指导、镇政府组织落实、村(社区)严格程序操作、群众热情参与的工作氛围。
通过近3年的持续监督推进,该县村民自治工作亮点频现:赤岩镇在集中地段设立“公开墙”,把财政“一事一议”奖补项目、扶贫指标、民政救济、低保评审、种粮直补、老龄补助等及时公布,获群众点赞;吕河镇仁家湾村让村民“自己议、自己定”,集资18万元投工投劳铺路基8.4公里,硬化村道5.8公里;双河镇金盆村成立村矛盾调解理事会和道德评议会,成功化解矛盾纠纷30多件,倡导文明新风尚,维护了一方和谐稳定;甘溪镇施家坡村召开村民议事会议,确定村道拓宽硬化工程资金筹措方式、设计方案、施工单位、土地林地补偿标准等,仅20天3.6公里全部完工等。
目前全县318个村(居)新一轮的村(居)民自治章程修订工作全面完成,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村级重大事务民主决策机制已逐步形成。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瑾通讯员邓帮财杨才伟)近日,记者从旬阳县生态工业集中区管委会了解到,旬阳生态工业集中区构建了“监管行为一体化、监管数据科学化、监管措施精准化、监管平台系统化”的“四位一体”监...
旬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旬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