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潘全耀
3月23日,笔者来到旬阳县小河镇落驾村,这里是旬阳县委宣传部包联的脱贫攻坚村,宣传部干部巴远君担任该村的第一书记。
落驾村距县城100公里,距小河镇政府约40公里,是旬阳县最边远的贫困村。村委会办公楼就坐落在这青山环抱的村头。走进办公室,村支书、主任、文书、包村干部和第一书记正在填写“帮扶到户、责任到人”工作清单,办公桌上的各种表格堆了厚厚一摞,为了填好全村76户贫困户、涉及211人表格,巴远君决定再次到农户进行走访。
这天,天空下着小雨,眼下正是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贫困户的危房是否安全?该种的种上没有?该打工的出发没有?每一家贫困户的情况都牵动着第一书记的心。
12点50分,贫困户吴久平的家,吴久平一家三口至今还住在一间破庙中。在狭窄昏暗的火炉边,巴远君与吴久平两口子促膝交谈,现场承诺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帮忙争取享受明年移民搬迁政策,解决住房问题;二是当场与县医院电话联系,让吴久平4月初到县医院做疝气手术;三是帮扶今年养鸡规模达到100只,明后年达到500只,并当场电话为其联系了小鸡孵化器。
1点23分,贫困户陈本主家。陈本主家5口人,今年准备出去打工,但至今也没找到活路。陈本主头脑灵活,眼下只要搞好劳务输出,生活可以无忧,最大的困难是住房,一家五口挤在陈旧简陋的三间房屋里。巴远君承诺为陈本主争取享受有关政策,帮忙解决10万元贷款,尽快把新房建起来。
2点30分,贫困户徐之行家。现年58岁的徐之行,家庭条件特殊,小时候烤火烧瞎左眼,30多岁患上风湿关节炎,左腿关节增生坏死,致使左腿不能弯曲,走路一瘸一拐,很不方便,几乎丧失劳动能力。妻子是个哑巴,生活不能自理,儿子14岁离家出走,杳无音讯。徐之行既要劳动还要做饭照顾妻子。眼下最要紧的是帮他找到致富门路,今年在扶贫工作组的启发下,徐之行与徐之位合伙购买了黄芪、丹参、白芨、山药等种子,准备发展中药材。巴远君为他联系了销售渠道和聘请了技术顾问,并决定带领村干部及中药材种植户近期到本县中药材种植基地学习取经。
3点32分,贫困户徐之奎家。现年62岁的徐之奎是一位善于学习的农民土专家,多年来他刻苦钻研水百合种植技术,但由于缺乏深度开发与精包装,产品滞销。巴远君对水百合种植的前景和销路详细了解后,决定为水百合找到一条出路。当下,已经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及陕西长红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达成联合研发意向。
5点10分,村委会办公室。因为明天下午2点小河镇要召开扶贫工作汇报会,写完汇报材料已是晚上8点多钟,他又与村支部书记徐斯刚、主任徐斯乾联系,约好在明天到镇上开会的路上查看一组修便民桥的事。
如何对症下药,县委宣传部领导多次调研,和第一书记一道为落驾村开出脱贫“处方”:从改善村容村貌、强化基础设施入手,强身健体,增强造血功能;用足用活扶贫政策,制定到户脱贫方案,引导帮扶有条件的户率先脱贫;走出一条具有落驾特色的以旅游促脱贫的路子。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李步余)3月20日起,旬阳县委政府研究决定,依法取缔非法营运机动三轮车,提高城市品位,实现道路交通安全畅通,营运市场平稳规范,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更加安全、畅通、有序、文明的交通运输环境...
旬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旬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