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彭玲
拖着一跛一拐的腿,他赶着大大小小2头牛3只羊,拿着砍柴刀上山给牛准备夜草,回来要扛着80多斤的牛草,来回的扛草4次,才够2头牛3只羊一夜的草。这样看似简单的农活,一个正常人做一天下来都腰酸背痛了,别说一个下肢残疾的人了。
这名身残仍然坚持劳作的人是旬阳县石门镇秧田坝村二组村民龚益雄,今年48岁。3岁的时候得了脑炎,他留下了系列后遗症。妈妈85岁,常年累月药不断。为了生活,为了走出贫困,虽然大脑不如正常人、身体有缺陷,但是,他毅然决定要靠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
龚益雄有3亩地可以够他娘俩吃,但油盐酱醋、母亲的药费等等,从哪儿来呢?他说:“我干不了别的,这么大的山,树多草多,我养牛养羊,可以自食其力。”包帮干部看着他这么努力,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帮扶他。龚益雄说:“累很了的时候也想不搞了,回头一想,要是不搞,怎么脱贫嘛。国家政策是好就算有人帮你,他来拉你一把,你也得伸手让他拉,你才得起来嘛。我是有残疾,但不能把残疾当成贫困的借口,坐在屋里等政策,就坚持自己劳动。”朴实的语言道出他对***的理解。
对于今年的打算,龚益雄有自己的计划。他说,喂好这两头牛,产牛仔,种好庄稼,再喂两头猪,一年下来还了借款,还能净收2万多。虽说自己残疾,也要凭借辛勤劳动改善自己的生活,不想给社会增加负担。
龚益雄虽然是位残疾人,但是他的精神并不残疾,在脱贫致富的路上,他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一个家,用坚强奋进的精神走出贫困。
新闻推荐
——安康市政协专题协商脱贫攻坚工作
旬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旬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