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卿
今年,旬阳县构元镇以党建为引领,以法治为指导,以德治为载体,以自治为抓手,推进村域治理工作,通过挖掘当地乡贤文化,用乡贤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开设“道德评议堂”,凝聚道德力量;发挥自治功能,为乡风文明“活血化瘀”,解决群众难题,实现村域和谐。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8月5日上午,构元镇羊山村党员杨荣耀接到帮扶对象王某的电话,随后专门来到村头的牡丹园里 “检查”帮扶王某的工作情况。这个牡丹园是该村党员联系示范地, 王某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 杨荣耀与他形成结对帮扶后,一边时常对他进行思想教育,一边将他推荐到牡丹园工作,在家门口务工就挣了2万多元。
今年, 构元镇充分发挥广大机关单位、农村在职和无职、流动党员的作用,创新开展党员网格化管理模式,为445名党员及3412多户群众设置帮扶联系机制,开展“基层党建+”模式,实现了基层党建与精神文明、综治维稳、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道德评议”敦化好民风
构元社区是该镇村域治理的重点村之一,该社区前不久的道德评议会上,13人列入道德模范名单,群众拍手称赞。
该镇的道德评议会以道德讲堂为依托,以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任会长,以村内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和当事双方为评议成员,一定程度保证了评议会的公平公正。同时,道德评议会对村内好人好事、不文明行为、家庭矛盾、邻里纠纷、黄赌毒等问题展开了评议。截至目前,该镇共召开道德评议会3期,评选出正面典型75人、反面典型8人;评选出“好家风好家训”2户、“最美家庭”2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家庭示范社区1个,向上推荐“旬阳好人”典型3个、“中国好人榜”线索推荐250人次。
“村民自治”驱陋习促和谐
早在2013年构元镇就开始了自治尝试,通过制定村规约束村民行为。经过几年发展,该村自治模式渐渐成熟。
构元镇开花村张下湾移民安置点,小区整齐划一,房前屋后花草成片,俨然一个高档次的安置小区。张下湾移民安置点能有今天的景象多亏了25户人家“自己管理自己”。当安置点内有村民乱扔垃圾被发现后,大家一起监督对方负责院内卫生一个月以示惩罚;当小区发现行孝道的好媳妇时,大家共同选举其成为“好媳妇”,推荐给村上,树立典范以示褒扬;并成立志愿队,定期看望问候留守儿童及老人,防止其孤身在家发生意外……
“法治宣传”入脑入心
“以后遇到‘扯不平\’的事情,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比谁的凶、谁的嗓门大,要靠法律来解决。”日前,构元镇樊坡村民樊勇听了一堂法治宣讲后,很是感慨。
当天一早,张永功就邀约同组村民,来到村主任的院落。他前一天得到村里的通知,构元镇综治办的干部要来宣讲法律知识。随后,通过1个多小时的宣讲中,综治办干部、警官、农业干部分别就遇到矛盾纠纷后如何运用法律来化解,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问题,向村民们讲解。
针对矛盾纠纷,该镇认为主要是因为村民缺乏法制意识,为此该镇决定组建一支由综治办干部、片警、农业站的干部组成的“法治宣讲队”,到7个村开展巡回宣讲。目前,这支活跃在各村的法治宣讲队已经开展宣讲5场,听众超过1500多人。期间,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7件,解决各类信访案件32件。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李步余胡雨晨)9月30日,旬阳县交警大队新购置一辆移动警务车正式交付吕河中队投入警务实战,成为十天高速旬阳连接线一道亮丽的风景。十天高速旬阳连接线开通以来,车流量大,路况复杂,交通事...
旬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旬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