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云 吴昌勇 肖兵
8月16日,旬阳县在入秋后收获了一个重大喜讯:省政府第十三次常务会议决定,设立4个省级高新区,旬阳名列其中。从官方到民间,大家从不同层面感叹于这件“大好事”,他们也更加清楚,这个被写入旬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和县改市一样让人翘首以待的、县上领导大会小会上多次提及的大事件终于尘埃落定。
省政府给予旬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样的发展期盼:重点发展“生物制品、新型材料、先进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和“现代物流、生态环保、文化旅游”三大配套产业,着力构建“新型材料与先进制造、特色生物制品、现代新型服务”三大百亿产业集群,形成八大循环产业链。建成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宜居宜业、企强民富的城市新区。
从旬阳的发展角度看,省级高新区是在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谋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破题之举,是工业大县和经济强县在全市率先发展进程中的园区实践,更是多种发展要素充分涌流的洼地和技术与创新深度融合的高地。
听园区领导讲工业园区建设那些事
生态循环和科技创新是旬阳高新区创建规划中提及最多的两个关键词。对此,旬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诠释为:这是旬阳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旬阳高新区总规划面积25.76平方公里,由县生态工业集中区和吕河现代工业集中区构成。促成园区创建是15年前那起对旬阳工业发展有着切肤之疼的“7.26”环保事件,其时,央视焦点访谈对旬阳矿产开发污染事件曝光后,对旬阳官方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思想触动。
县委副书记兼任生态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王武臣说:“从2002年到2004年,旬阳工业进入了第一次徘徊,反思环保事件教训,县上意识到分散化、无序化、粗大放的传统工业很难走下去,必须选一条生态化的路子。从2005年到2007年,旬阳一直在讲工业要相对集中。真正萌生成立工业园区的想法是在2008年,当年6月份县委政府积极响应省上号召,做出加强县域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的决定,决定成立旬阳县生态工业园区,并组建了园区筹委会。”
正式获批组建是在2009年3月份,市编办批准旬阳生态工业园区为正科级事业单位、编制15人。“县上高度重视,并为园区划拨专项资金50万,聘请10位省内外知名专家编制园区规划,工业集中循环发展是规划编制的主导和灵魂。”王武臣说,自此旬阳工业明晰了发展方向,也找到了发展的突破口。
此后几年,旬阳工业园区的发展在实践摸索中渐成气候。2013年11月,全省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现场会在旬阳召开,时任陕西省副省长的李金柱在会上全面推广旬阳经验,并总结出旬阳模式的核心:小企业、中产业、大循环。也就是在这一年,旬阳县生态工业园区升级为副县级规格,更名为旬阳县生态工业集中区,与此同时,吕河现代工业集中区也正式批准建设。
忽然发现“狼来了”是在2015年。“省环保厅公布了一批要关停的产能过剩的高污染企业,旬阳占了9家,其中园区占了3家,还有两家需要整改。国家面临的经济问题(下转四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罗全军赵刚)近日,旬阳县政协机关驻村工作组在该县赵湾镇华山村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工作组和村组干部一起来到宋兴明等五位贫困老人和老党员家中,为他们送上棉被、衣物等御寒物...
旬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旬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