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旬阳,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中国汞都”、安康的工业县。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旬阳也是秦巴山区集中连片贫困县,还是安康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由于山大沟深,土地贫瘠,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因水受困,因水致贫。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实施水利脱贫,不仅可以破解贫困地区水利发展瓶颈,补齐水利基础薄弱短板,也是贫困户梦寐以求的希望。旬阳水利人主动承担起历史使命,积极作为,以“保供水、防洪水”为主线,吹响了水利脱贫冲锋号,使甘甜之水流入群众的心坎里,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从中受益,为贫困户实现脱贫、解决永久性贫困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支持。
告别灌溉难:渠相连田成片,贫困户致富有希望
“以前,农田水利跟不上,地也没人愿意流转,现在流转费达到元一亩,还有人抢。 ”说起脱贫攻坚,旬阳县双河镇西岔河流域的村民感触最深 “土地一下子变金贵了。”——这变化主要得益于水利扶贫系列政策“红包”。
像西岔河流域这样受益于水利脱贫的村,在旬阳有多个。
旬阳属典型的山区旱作农业县,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对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确保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旬阳县把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将冷惠渠灌区、平定河灌区、西惠渠灌区、龙王滩灌区确定为重点水利项目建设点。成立了由主管县长任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机构,下设外围协调组、技术指导组、质量监督组,落实包抓领导和工作人员,健全了施工、安全等各项管理制度,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
在建设过程中,旬阳水利局按照“大办水利,办大水利”的思路,立足于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高品位、建精品“四高一建”的总体要求,坚持“政府统筹、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项目共创、管理归位、各记其功”的原则,将流域治理项目与小水项目、农建项目、扶贫项目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行项目集合,资金集中,扩大工程建设规模,提高工程建设效益。对每一条渠道整治工程,抽调一名业务骨干,全盘负责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凡因技术服务不到位、技术指导失误而造成工程建设损失的,严格追究责任。对挪用、挤占、截留、变卖项目物资或因工作失误造成物资损失的单位和个人,依照纪律规定予以严肃查处,确保建一处,成一处,受益一处。目前,已相继建成了仙河镇项目区、竹筒河项目区、石门镇项目区、神河项目区等小型农田水利项目,新增节水灌溉面积亩,新修改造基本农田0.万亩。建好的水利农田(下转四版)
记者 孙妙鸿 通讯员 张靖华 李晓丽
新闻推荐
(快板舞)幸福新旬阳编剧石晓红人物:甲乙合:八女合:正月里来喜洋洋,城乡处处新气象,姐妹几个喜相逢,唱一唱咱幸福的新旬阳。甲:新年到,春光好,要唱就唱新面貌。乙:新面貌,我来道,道一道咱旬阳社会经济、文化、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