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谢军 储茂银
今年,是紫阳县整县脱贫摘帽的决胜之年,全县干部全力以赴,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阵地。在麻柳染房村村委会办公室里,包联部门县人大办的驻村干部在和镇村干部们简要商议了今天要做的工作后,就和往常一样,开展入户走访,解决村民脱贫中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发展产业。
六组贫困村民王运洪,今年62岁,家中有4口人,儿子外出,他和媳妇带着一个外孙在家生活,由于腿脚不好,媳妇又患有白内障和胆结石,近2年看病就花费掉3万余元,无法正常劳作,一家人生活很困难。县人大办的驻村干部来到他们家,结合他家里的实际情况,鼓励他发展投劳少、成本低、见效快的养蜂产业,蜂箱打造好之后 ,每7天驻村干部就要上门检查1次 ,做好卫生消毒,确保蜂蜜产量和质量。当年9月王运洪就卖出10桶蜂 ,取蜂蜜42斤。
王运洪说,他家共养蜂20桶,蜂箱、种蜂等投入每桶要花650元,20桶蜂总投入就得1万3千元,这对于他来说,是最大的困难。面对资金问题,村上用活“三变改革”政策,由县人大挤出办公经费10万元注入到村委会,再由村委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养殖户三方共同出资,通过公司+支部+农户的模式,极大地减少了他的前期资金压力。
染房村像王运洪这样家庭情况的贫困户还有不少,针对他们留守老人多、劳动力不足的情况,驻村帮扶部门县人大办通过调研,制定出村上发展养蜂产业的措施,并协助成立养蜂专业合作社。王运洪和其他10余户村民就是去年加入合作社并开始养蜂的。
为让群众的利益最大化,2018年,村委会还将自己股分收益的90%返还给养殖户,只留下10%,作为村上后续产业发展的资金积累。这样算下来,王运洪家去年仅养蜂一项的收入就接近5000元,其他社员养蜂合计500余桶,户均增收5000余元。
中午时分,大家又来到二组贫困村民蒋次华的养鸡场,他正忙着收拾鸡圈。蒋次华是村上近两年发展起来的养殖大户,为鼓励产业带头人,村上通过互助资金、小额贷款、农村收益扶贫等形式,6次解决他资金周转的问题,总金额达30余万元。目前以他为主成立起来的养鸡产业协会,有21户村民加入,其中有500只以上的贫困户9户,通过他提供鸡苗、技术和保底回收商品鸡、鸡蛋等,直接为群众带来年收益10万元以上。2018年,蒋次华被市脱贫攻坚指挥部评为脱贫攻坚“自强标兵”。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钱万胜)3月22日,市政府召开市场监管“以案促改”典型案件剖析会议,通过现身说案、以案促改,深入贯彻落实中省...
紫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紫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