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安庆 今日桐城 今日怀宁 今日潜山 今日太湖 今日宿松 今日望江 今日岳西
地方网 > 安徽 > 安庆市 > 今日望江 > 正文

半部芜湖史 百篇诗意文 读徐春芳散文集《风从故乡来》

来源:大江晚报 2021-12-23 00:30   https://www.yybnet.net/

在我看来,徐春芳先生的散文集《风从故乡来》是一本文思精深、知类通达的具有社会科学价值的好书。当我第一遍阅读这本书时,我仿佛找到了一个好朋友,透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诗意化的语言,慢慢地咀嚼和消化那些涤荡心灵的文字和故事。以前,我只知道徐春芳是一位有情怀的诗人,从在安师大读书开始,他就一直酷爱写诗,而且一直坚持写了二十多年,著有《雅歌》《颂歌》和《江南》三部诗集,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当我再一次品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仿佛又和老朋友重聚,那些力透纸背的文字,让我对中华传统文化和芜湖人文历史又有了新的认识和发掘。确切地说,徐春芳并不仅仅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诗人,他更是一位对芜湖地方历史文化有深入研究的学者。

全书共分九辑,分别是诗意生涯、走近文心、蜗居江南、记忆与回乡、读史感悟、金樽檀板、乡关何处、唐风宋韵、青史劫灰。翻阅目录,就令人耳目一新,感慨作者的腹笥渊博、阶庭玉兰。总体来说,本书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以诗为文,文笔如诗;二是以史铸魂,让读者在历史里感悟爱国怀乡的精神。

其一,作者以诗为文,文笔如诗。他即使是写散文,也赋予其诗歌的韵味。《诗意生涯》一辑,讲述他自幼酷爱读书的故事,他热衷中国古典诗词,诗歌在他灵魂的四季里飘香,“我手写我心,以诗言志”是作者的理想和追求。在《走近文心》和《读史有感》两辑中,他为书狂,在别人不屑的故纸堆里,他视读书如高楼玩月。在想象的国度里,他会与中国古代名人孔子、孟子、李商隐、晏几道、姜夔、柳永、苏轼等,金樽对月、烹云煮茶;也会与世界灿烂文化史上的阿赫玛托娃、希姆博尔斯卡、茨维塔耶娃、川端康成、谷崎润一郎、介川龙之介等,不期而遇,对语闲谈……

作者的文字风格,飘逸着诗意的旋律,字字珠玑,如行云流水般干净清简,渗透着持久震颤心灵的力量。《辞海》认为: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统称“散文”。后又泛指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而徐春芳的散文有的似乎像是在写诗歌,尤其在《金樽檀板》那一辑中,那一篇篇散文读起来更像是一首首浪漫抒情的散文诗。“英雄穷途末路,如残阳的光线摇晃着马尾。美人古佛青灯,成寂寞尘埃落满的空房子……”这些玲珑馥郁的句子,古典中散发着清奇。“阳光把黑黝黝的屋瓦打磨得发亮。吐绿的树木在祈祷,痛楚的微光在天空里自然愈合,如云朵溶解在脚下的溪水里……”这些记忆回乡的素描,隐约中弥漫着烟火。“蓬头垢面的词语,需要浸泡清池的暖流,洗净倾国倾城的容颜。曲线动人的江山,需要弯弓射雕的英雄,驰骋芳草萋萋的草原。诗人独立在高楼上,手掌心里的星辰,开始翱翔灿烂的光芒……”这些唯美空灵的感悟,逶迤中浸透着风骨。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虚实相生,融情于景,实现物我统一,展现出深邃的意境。

在《蜗居江南》一辑中,作者把养花种菜、喝茶品酒、赏月赋诗等等,这些看似庸常的雅士生活,攫取新意,诗意地栖居成曼妙的文字,传达出对人世、生活的热爱。《记忆与回乡》和《乡关何处》两辑中,有对师长、朋友温润如水的恩情,有对爱人朴素静好的爱情,还有对父辈和孩子深厚如山的亲情。值得一提的是,尤其是他对父亲、祖父的敬爱,对老家安庆望江农村一草一木的眷恋,无不散发着浓厚的故乡情结。这些不仅在他的多首诗歌中抽象地表达,在散文中也娓娓道来,浸淫着乡愁的无限缠绵与辽阔。他说:“无论我走到哪里,身在何方,故乡的记忆永远跟随着我,永远是我心灵里最柔软、最难忘的部分,成为我心灵的避难所,成为我生命的甘露和雅歌。”

其二,本书的最大亮点就是以史铸魂,对中华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对历史与现实有着尖新的思考,蕴藏着作者浓厚的家国情怀,让读者在历史里感悟爱国怀乡的精神,具有服务新时代的价值。

芜湖,是徐春芳求学安家立业的地方,是他的第二故乡,他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自然少不了对芜湖地方历史人文方面的研究,多年潜心雕刻出浓重的笔墨。尤其在《唐风宋韵》《青史劫灰》这两辑中,作者着重详细阐述了古代文人墨客与芜湖历史有交集的故事。

本书对历代名人在芜湖留下的大量诗作和贡献,作了详细考究,并进行历史情景再现与精彩点评。不难看出作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钻研,几十年磨一剑,具有锲而不舍、刨根问底的精神。翻阅研究千百年的诗篇,搜集大量芜湖历史资料,感受芜湖历史的云烟,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进行整理、疏通和文学再创作,一篇篇具有珍贵价值的关于芜湖的“名人轶事”又鲜活起来。安师大博导方维保先生在序言中说:“他所说的有些历史知识和见解,我只略知皮毛,甚至有的根本不知道也不懂。”

说起锦绣江山帝王的诗,作者就能联想到帝王给芜湖的最早题诗,是梁元帝萧绎的《泛芜湖》,描写的是芜湖一派菱歌轻唱、莲舟缓泛的江南水乡景象。谈到“蛟矶庙”,他立马想到朱元璋也曾经登临芜湖古八景之一的“蛟矶烟浪”,凭吊蛟矶娘娘(刘备夫人孙尚香),信口吟出《咏蛟矶》一诗。提到“玩鞭亭”,他就会聊起它的前尘往事,晋明帝丢下七宝鞭躲过王敦的追捕……车过澛港大桥,他又会想起影响南宋历史的澛港溃败,耳边回荡起民族英雄文天祥痛定思痛后感慨澛港溃败的诗作。走到弋矶山医院附近,他会想起五百多年前明宪宗成化年间建成的“清风楼”,是为了纪念当时芜湖本土的一个清官黄让,王阳明、贡钦等众多名人都曾登临清风楼吟诵诗文,而今天镜湖区地图上只留下了一个小小的地名。游天门山,除了李白,他会联想到很多灿若星辰的名人,会想起北宋词人李之仪和美人杨姝一起登天门山写下的代表作《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会想到桐城派文学大师刘大櫆对天门山的两次题咏……

芜湖的一街一巷,一砖一瓦,甚至是消失在荒草中的遗踪,总能被徐春芳先生拾起氤氲其中的浓郁的人文气息。一座城,多首诗,道不完的故事,写不尽的情意。苏曼殊来了,陈独秀来了,张恨水来了……作者在历史的长河中,大浪淘沙,探珠采玉,深挖鲜为人知的人文历史,穿越时空的隧道,贯穿芜湖人文精神,提炼传统文化的精髓,把这些熠熠生辉的民族遗产一一呈现给读者,让人们感受到那些大文人的佳作让芜湖这座古城的文化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读了这些有血有肉的精彩故事,我觉得作者对那些古代名人的诗作和故事了如指掌、如数家珍,他呕心沥血,数载默默地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何尝不是一位为芜湖历史文化作整理和研究的传承者呢?《谢朓伤怀芜湖望》《孟浩然夜泊南陵》《杜郎俊赏过芜湖》《北宋文星灿芜湖》……这些与芜湖历史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真实而又生动的故事,被徐春芳注入了丰厚的内涵和想象的磁力,没有脉络清晰的知识链,没有渊博丰赡的文化底蕴,是不能开出如此有生命力的文学之葩。

《风从故乡来》这本散文集,有的文章让人记住了乡愁,有的文章让人走进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有的文章让人爱国的热血喷薄与燃烧,真可谓“半部芜湖史,百篇诗意文”。在历史的金戈铁马、风风雨雨中,那些存留的诗句、充盈的书香和真实的典故,让芜湖的文化有了流芳千古的深度和厚度。据悉,这本书获得了安徽省社会科学奖,并被河南省列为中学生课外读物。最近,芜湖市委市政府启动党政干部“共读计划”,开放多家“芜湖书房”,打造“书香芜湖”等一系列举措。想必,芜湖市图书馆或者某家书房里,一定收藏了徐先生的这本散文集吧!(二等奖)

王亚鸿

新闻推荐

一条路连接5个村 方便近万名群众出行

本报讯(李清凌)“这条路修好以后,我们出行方便了,也更安全了,确实是为我们老百姓办了一件实事。”村民廖华琴提到的“实事”,就...

望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望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半部芜湖史 百篇诗意文 读徐春芳散文集《风从故乡来》)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