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承鑫正在查看美圩屯山塘加固项目进度。
2015年10月,作为德保县纪委派驻燕峒乡美圩村的第一书记,杨承鑫首次踏进村委大门,当看到破旧的办公楼,和眼中满怀希望的村干部,他就下定决心:要利用驻村工作的两年半时间,让美圩村摘掉贫穷帽子。驻村近两年来,他沉下身子、挑起担子,带领着帮扶工作队员,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他到任后的扶贫决心。
愿当群众的贴心人
美圩村位于燕峒乡东北部约21公里处,辖8个自然村,总人口1396人,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41户586人,贫困面大。为了解村情,找准致贫原因,杨承鑫长期吃住在村里,每天走家串户,与贫困农户拉家常、聊生产,积极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及时掌握第一手材料。不到一个月时间,就走完了141户贫困户,手上记满了群众的家庭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陇示屯张秀编反映其儿子谭学贞欠信用社贷款,因各种原因未能按期还贷,谭学贞外出务工没有正常收入,也一直不回家,而自己已经70多岁,和一个还读小学的孙子在一起生活,根本没有经济收入,只靠政府拨给的养老金及低保金度日,可信用社查询到谭学贞是户主,仍有欠款,其养老金及低保金就被银行冻结,眼看就要到春节,他们却只能干着急。杨承鑫了解情况后,及时到县里找相关领导反映情况,经有关领导与县信用联社协商后,同意特殊家庭按特殊情况处理,最终张秀编户领到补助金得以安稳过年。念德屯李素轩户危房改造,因经济困难,杨承鑫就采取帮赊购物资、联系下拨补助款等方式解决建房子……两年里,杨承鑫共协助办理特困户临时救助2户,帮助办理五保户3户,协助办理低保8户,联合后援单位开展慰问10多户,帮助实施危房改造16户。时间长了,村里人都知道来了个杨书记,遇到事情总喜欢找杨书记聊一聊。杨承鑫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深得群众爱戴。
甘当基层建设的带头人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驻村工作一段时间后,杨承鑫发现,基层党建相对薄弱,党员老龄化严重,村干部能力水平普遍不高。为增强支部战斗力,他决定从抓“三会一课”为起点,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认真按照党章要求,从“三会一课”中提升党员素质,加强党课教育培训。两年来,全村共组织召开大小党员会议50余次,上党课10余次,规范了村“三会一课”,党员及支部面貌焕然一新。
为了解决阻碍全村经济发展的基础瓶颈,杨承鑫多方奔走,向县里有关部门申请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条件,多次到县交通局、县扶贫办等部门跑项目,终于争取到美圩至念德公路、念德屯人饮工程等10个项目,总投资达750多万元。目前,美圩至念德4.6公里道路硬化竣工,6个屯1000多人受益;念德屯人饮工程及文化室、陇示屯“阳光计生卫生室”及文化室、吉屯屯内硬化和峒俄屯危石排险工程等项目相继竣工;念德屯内硬化、美圩屯山塘加固和陇力至陇示屯的道路硬化工程正在施工当中。这些项目实施后,全村的基础设施将得到改善。
誓当致富路上的领路人
想要摆脱贫困的面貌,关键还是靠产业发展。针对美圩村的村情,杨承鑫深入各屯调研,多方征求群众意见后,决定发展种桑养蚕、网箱养鱼和水果等特色产业。2016年初,在得到县政府支持2万元资金的基础上,成立了一个以种桑养蚕为产业的种养合作社,在村民委副主任韦勤吉的带头下,全村共种桑树70余亩,已建好蚕房500余平方米,带动了5户贫困户种桑树30余亩,为全村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转型打下了基础。
截至目前,已有群众报名发展种桑面积100多亩。根据陇示、峒俄两个屯有水的有利资源,采取能人带动模式发展网箱养鱼,现准备工作已就绪,等购买网箱后即可放鱼苗。同时在吉屯引进致富能人郑荣武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发展柑橘种植,目前种植柑橘80亩,带动贫困户3户。
驻村两年来,杨承鑫给老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在不断的历练中扛起第一书记的责任与担当,团结带领美圩村广大党员群众,在脱贫致富的路上稳步前行。
新闻推荐
你别看我长得文文静静,就认为我是个宅女,其实,我是一个爱运动的小女孩。每当看到别人做运动时,我都请求妈妈和爸爸教我。所以我现在学会了打气排球、跳绳、打兵乓球……最近我又爱上了羽毛球这项...
德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德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