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 靖西新闻 田阳新闻 田东新闻 平果新闻 德保新闻 那坡新闻 凌云新闻 乐业新闻 田林新闻 西林新闻 隆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百色市 > 凌云新闻 > 正文

1930年沙里农民赤卫军使用的铁剑□杨光茂 文/图

来源:百色早报 2015-04-24 02:53   https://www.yybnet.net/

 

在凌云县博物馆里,收藏着一把1930年凌云县沙里瑶族乡果卜村农民赤卫军使用过的铁剑(如图)。

该剑长24.5厘米,宽6.3厘米,重0.78千克。剑身双面锋利,剑尖呈锥形,剑尾镶有圆形雕花木柄。剑身已锈蚀严重,但整体保存较好。

据凌云县博物馆文物档案资料记录:该剑是1984年6月博物馆工作人员从沙里瑶族乡果卜村征集来的。据该剑收藏者说:“这把剑是1930年红七军路过凌云时留给沙里瑶族乡果卜村农民赤卫军的革命武器。”除了征集得这把剑外,博物馆当时还在果卜村征集到一件红七军第二纵队纵队长、凌云县县长胡斌送给果卜村赤卫军战士邓庭香的棉大衣。

该剑作为革命文物,再现了土地革命时期,凌云县农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历程。

1927年,凌云县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成立,在黄伯尧、李秀三等革命同志的率领下,农民自卫军打击地方土豪劣绅,开展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百色起义前夕,黄伯尧率领平乐农民自卫军打击县境内桂系地方驻军和反动势力,攻占凌云县城,策应百色起义。1929年12月,凌云县农民自卫军有400多人奉命参加百色起义,后编入红七军第二、第三纵队。

右江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通令各县将农民自卫军改编为赤卫军,右江沿岸百色、田州、平马等城镇组织工人赤卫队。1930年2月,凌云县农民自卫军余部扩编为凌云县赤卫军常备营,下设3个连,黄世华、李天心先后任营长。

据历史记载:各级赤卫军建立后,在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参加训练,努力提高战斗力,承担着以下重要任务:战时配合红军主力对敌作战,完成向导、侦探、运输、担架救护及破坏敌人交通等任务;平时进行剿匪、打击地主豪绅武装、参加农业生产、保卫根据地的各项建设事业和党政机关的安全保卫工作;为红七军训练、培养、补充兵源。1930年,凌云县赤卫军配合红七军第二纵队一个连,多次击退国民党县长纠集千余人对县城的进攻。

由于赤卫军成分比较复杂,为防止新豪绅、富农及不坚决斗争的动摇分子参加进来,红七军前委发出通告,提出:“彻底改造赤卫军”,规定县赤卫军由县苏维埃政府直接指挥,县赤卫军应经常集中训练,赤卫军的士兵应有一定年限,不能随意回家叫人代替,在赤卫军建立党的秘密组织,红军派干部帮助各县整顿、训练赤卫军。据历史记载:1930年2月,红七军第二纵队纵队长、凌云县县长胡斌率留守百色的两个连经过沙里瑶族乡回师凌云,恢复凌云县政权,凌云县平乐、逻楼、沙里等地的农民赤卫军,知道胡斌又回凌云县任县长后,赶来凌云县城,接受胡斌的训练,到东和乡黎角树时与国民党民团遭遇,农民赤卫军死伤10多人,退回逻楼扩充农民赤卫军队伍,第二天一路无阻赶到凌云县城。凌云赤卫军队伍经过训练后,战斗力和素质均有所提高。1930年12月,凌云县赤卫军主力编入红六十三团。

百色起义后,凌云县农民赤卫军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发展右江革命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把铁剑作为革命文物收藏在凌云县博物馆里。

新闻推荐

兄弟俩因小利起纠纷 用心法官巧断家务事

本报凌云讯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近日凌云县泗城镇官仓村的杜某华、杜某辉兄弟俩为了杜家老屋宅基地后面的几棵新种果树苗竟然拳脚相向,弟...

凌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凌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1930年沙里农民赤卫军使用的铁剑□杨光茂 文/图)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