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洞一景
用石头铺砌的道路和围墙
村子里的老人
龙洞里的民居
我以为我生活在云贵高原深处的河谷城市,对这里是了解的。然而,在我两次进入云贵高原的深处之后,才发现我对它的了解是如此的肤浅。
第一次是我到亲戚家喝喜酒,沿着曲折的山路走了大半天,直到天黑才到目的地,这大半天的行程,让我有机会近距离看清楚它的样子。
而第二次,就是龙洞(位于凌云县泗城镇品村村龙洞寨)之行,我才发现这云贵高原上还有另一番风采。
寂寞的藤蔓植物
当然,这种荒芜和落寞并非破旧的屋子,还有屋子外那些寂寞的植物,有一栋房子上爬满了藤蔓,从远看就像是一座绿色的房子;还有的屋子,丝瓜藤悄悄地爬上屋顶,结了丝瓜,挂在屋檐上,在风中飘摇。屋前屋后的果树,有的掉光了叶子,有的还满树碧绿,在淡淡的光照下,绿油油的耀人眼。如今,它们孤零零地留在这里自然枯荣,伴着这些陈旧与残破漫长地等待。
石头是这个村落的一个特色,在这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村里田地的梯坎是用石头一层层砌好的,院墙和村里的道路,也是由石头围好、铺好的。这些石头都是自然取材,利用石头不同的棱角,直接堆砌和铺陈;有一些石块是由石匠雕刻过的,主要用于台阶、房基和石柱,还有一些雕刻成不同形状的,主要是生活的用具,例如石磨和石槽,我在很多屋子外的草丛里看到了这些东西的影子,如今,失去效用的它们只能如此埋没。
石头的使用体现了云贵高原深处生活的艰辛,也可以看出高山居民为谋求生活而改造自然的决心。一位学者曾经说过,在手工业的生活时期,文明程度的判定标准是“制物”,那么这些石头的痕迹,是“制物”典型现象,它让我看到了这种文明的时候,也深知这种文明背后蕴含的气力和力量,这种气力和力量,让我也很自豪,因为从我出生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赋予在我们身上了,也给了我们铁一样的脊梁。
古老的村庄
去龙洞的队伍分成了两组,一组步行,一组乘车,我则跟随堂兄驱车而行。本以为占了优势,谁知道车在山中来回往复,我们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步行的队伍早已经在屋子和巷子里开始了他们探索的脚步。
我下了车,站在山路上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眼前一片开阔,艳阳高照,照得全身暖洋洋的。眼前的山谷里,瓦房高低错落,水塘罗列,果树夹杂其中,远处的草地上有羊群和牛群交替走过。
来时就知道这里是一个古老的村庄,保留了高山民居最初的生活状态,在此行之前,有两位文人前辈曾在这里留下了两篇富有才情的文字,这个村落由此出名。
我行走在这些民居中,所见所闻,方才感觉到,时间这一个大碾子,重重地碾在了这里,也停在了这里。
这一个村落,给我的整体感觉就是破落,几乎看不到人烟。这里的房屋大部分已经不完整,有的房子只剩下一个木框架,支撑着一个残破的屋顶;有的屋顶已经坍塌,只剩几根木头支架;有的还剩一面土墙和几根柱子;有的则只留下了屋子的房基和台阶石。这些屋子里散落着各种生活的物件,木床、柜子、碗筷、坛子……一些房子里还剩有没有用掉的柴火,其中有一栋屋子的天楼上,还有一方棺木,我想,这是这家主人最初落叶归根的愿望,如今也难以实现了吧。
稀落的高山民居
站在村落前的草地上休息,回望这一个小村庄,我的脑海里升起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解释这个村落破落的原因。
以往行走到一个地方,一看到落败,我的心里多半充满了沉重,然而在这里,却没有这种感觉,相反,我想明白了民族大迁徙的另一种现象,那就是自然的回流。
这些高山居民最初定居在这穷乡僻壤的原因,是为了躲避战乱和逃荒。我堂兄在一个地方下乡考察时,看到过几户人家住在一座山的后面,从外往里看,是完全看不到屋子的,这些民居就是躲避战乱的典型代表。
他们在高山之中,依靠着自然,默默地耕耘,通过短暂和缓慢的交流,形成独有的生活方式,渐渐形成了高山民族这一个特定文化人群和文化现象。而如今,社会环境繁荣稳定,这里作为曾经的避难之所,已经不再满足他们对都市生活的追求,他们开始抛弃这片曾经给他们喘息和繁衍生息的地方,向着一个都市的繁华而去了,“乱世居乡,盛世居城”就是这个道理。
如今,这个村落,在稀稀落落的高山民居中,尚有几户人家留守,这些房子还保存着高山居民的风格和特点,木板墙、竹编墙、木阁楼、木楼梯,有的栏杆上挂着干菜,有的圈里还有牲畜,有的家禽在巷子里跑,有的人家房门紧闭,大概是放牧和砍柴去了,有的人家炊烟方起。
这个村子房屋破落的人们,早已经搬到城市里去了,我们也许早在城市里碰到了他们,只是不相识罢了。也许有一天,这里仅剩的几户人家也会陆续的搬到城市里去,这个地方就成了空巢。这个村子如此,其他村子也会如此。
龙洞就像一个老人,随着喧嚣的冷却而渐渐老去,对于这种必然应该感到庆幸而不是悲哀,对于龙洞,不必凭吊,就当在这里探寻古老的记忆吧。
新闻推荐
父去世留存款应该归谁 子女各有说辞 剪不断理还乱真是棘手 母亲无奈告状
子女各有说辞剪不断理还乱真是棘手 母亲无奈告状本报凌云讯 凌云县泗城镇的...
凌云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凌云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