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领导向通讯员发放聘书
本报讯 (记者 陈伟玲 通讯员 申茂文/图) 7月17日,右江日报社“走转改”新闻采访培训基地在凌云县泗城镇揭牌。当天,右江日报社党委副书记、《百色早报》总编辑农毅忠为该基地揭牌,并为特约通讯员颁发聘书以及赠送学习资料。
据悉,泗城镇位于凌云县县城所在地,地处石山区,镇域总面积348平方公里,辖区内共有18个行政村,304个村民小组,221个自然屯,居聚着壮、汉、瑶三个主体民族,总人口51879人,其中农业人口37791人。该镇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有水源洞、云台山等旅游盛景,域内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热良好,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近年来,该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粮食种植、种桑养蚕、烤烟生产、畜牧养殖、林下经济、中草药种植等经济产业,促农增收。同时,该镇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清洁乡村活动稳步推进,城乡建设,镇容镇貌、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为新闻采访提高了大量的素材和鲜活的例子。该基地的建立不仅为新闻记者深入基层一线,采写更加生动鲜活、贴近群众的新闻报道提供良好平台,对讲好“泗城故事”、唱响“泗城好声音”、传播“泗城正能量”产生积极影响。
右江日报社“走转改”新闻采访培训基地在该镇挂牌,意味着报社记者与基层通讯员将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为基层一线通讯员搭建新闻培训平台,注重对基层通讯员的培养,共同深入乡村新闻第一线,关注乡村变化,关注底层民众在大时代进展中的喜怒哀乐,写出群众喜闻乐见、真切反应时代变化、震撼人心的优秀新闻作品,提升党报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影响力,把党与国家的方针政策传递到群众的心中,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同时,为广大基层通讯员构建更为广大、便利的通讯员供稿网络。“走转改”新闻采访培训基地在泗城镇建立揭牌后,该镇通讯员可通过这个平台,挖掘基层好的新闻题材,讲述百姓故事,传递民间好声音。
新闻推荐
800多户群众家门口制作 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 凌云红薯粉 带富一方人
本报凌云讯 “去年,我收购了近三万斤红薯拿来加工成红薯粉,销量不错,每公斤可以卖到30元的好价格,一年收入在四万元以上。”近日,凌云县下甲镇平...
凌云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凌云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