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 靖西新闻 田阳新闻 田东新闻 平果新闻 德保新闻 那坡新闻 凌云新闻 乐业新闻 田林新闻 西林新闻 隆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百色市 > 凌云新闻 > 正文

闲不住的人 忙不完的事 ——杨可书暑假生活点滴

来源:百色早报 2015-07-25 02:37   https://www.yybnet.net/

杨可书(右)在家访和发放助学金  

□本报记者 陈伟玲 文/图

很多人羡慕教师这个职业,觉得假期多,每年都有一段时间可以闲下来好好休息。但是,对第三届自治区道德模范杨可书来说,他的暑假几乎被工作排满:大学生暑假“三下乡”、带资助人回访、发放助学金、做学生家庭情况调查……

大学生“三下乡”的据点

“7月21日,右江民族医学院的志愿者刚走。”杨可书说,放暑假以来一直很忙,因为大学生这段时候要进行暑假“三下乡”活动,而弄新小学是很多大学都会选择的点,而他就是整个活动的联系人。

“目前已经有两所学校来过。百色学院是7月12日至19日过来,而右江民族医学院是20日至21日。”杨可书说,南开大学也定了29日要来弄新小学举行“三下乡”活动。而在这段时间里,他要送助学金到每个孩子的手里。

“对于我们瑶寨的孩子来说,拿到助学金是很开心的事情。看到大学生来送文化,他们更开心。”杨可书说,大学生的到来,送来新鲜的知识、活动和有趣的文体项目,对于整天处在相对闭塞的山村里的瑶族孩子和群众来说,这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

7月14至19日,百色学院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来到弄新小学,开展为期一周主题为“知识点燃智慧·爱心助学圆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把知识的学习和利用,以及保护环境、改善生活、美化生活的理念带进大山,与孩子们一起开展有意义有乐趣的课程和活动,把快乐带给孩子们,传递正能量。特别是7月19日,由百色学院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弄新小学的孩子们,以及当地的瑶族群众一起合作演出的歌舞汇报演出,让孩子们和群众一起见识到外来文化的吸引力的同时,很好地展示了当地的瑶族文化,是孩子们与外界交流的最有成效的活动之一。

“活动结束之后,很多孩子都问我,哥哥姐姐们什么时候再来。”杨可书说,孩子们问出这样的问题,就表示他们很喜欢这样的活动。

作为活动的联系人,并不是挂个名那么简单,各种协调、各种通知,忙前忙后。杨可书说,只要志愿者们还在学校,他一刻都没停歇过。

其实,在2005年以前,弄新对外界来说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闭塞山村,各项社会活动都轮不到这里。2005年,杨可书毕业来到这里教书后,整理资料,建立了户外公益网站“瑶寨希望·户外公益网”,通过这个平台推动瑶寨爱心助学等公益活动,当地的“甘露计划”、“爱心水窖”、“爱心书架”、“爱心包裹”、“爱心校舍”等项目陆续展开并顺利完成,很多贫困孩子也得到资助顺利完成学业,当地瑶族孩子走出了第一批高中毕业生,然后第一批大学生……

与此同时,地处浩坤湖边的弄新瑶寨也逐渐被外界认识,成为各种户外活动和公益活动的据点。

“我们这里条件艰苦,很需要外面的文化支援,外人来了能够体会到生存的不易,也更能提高个人的社会实践能力。大学生选择来这里开展“三下乡”活动,收获会很大。”杨可书说,每年到暑假,都会有大学生联系他,然后来到弄新开展活动,为孩子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大学生的到来,他们得到锻炼,孩子们得到了新鲜的知识。这让杨可书感到很欣慰。

韦富忠的幸福假期

7月22日上午12时,男孩韦富忠很是开心。因为家里来了特殊的客人——杨可书老师。

韦富忠家住凌云县伶站瑶族乡弄新瑶寨,今年13岁的他家里还有个妹妹,全家的经济来源靠种植玉米,偶尔父亲会外出打些零工贴补家用,日子过得十分拮据。这些年来,韦富忠上学的费用几乎是靠家里一分分省下来和社会爱心人士捐助的。

如今,韦富忠在伶站中学读初一,他不像其他同学那样期盼暑假的到来,因为暑假一过,就意味着下一个学期的到来,他就要找下一个学期的学费,找不着的话他也许会辍学。

“到假期,我要好好帮家里干活。”韦富忠说,这样就可以多攒一些钱,他下个学期的学费就多了一分希望。

当天,看到杨可书踏入家门,韦富忠立马就笑开了颜,他知道杨老师的到来也许就为他带来了下个学期的学费。他猜得没错。

杨可书进门跟韦富忠寒暄了几句,了解学习情况之后,就拿出了花名册,告诉韦富忠,他是来发放助学金的,韦富忠很幸运成为被资助的对象。等韦富忠签完字后,杨可书就把500元助学金递给韦富忠,请他交由父亲帮保管。

“下个学期的学杂费和生活费就拿这些钱去了。”杨可书尽管知道这笔钱不会被乱花,但还是叮嘱韦富忠一番,让他好好学习,不去网吧、不买手机玩。

“我喜欢读书。”韦富忠对杨可书说,如果可以,他希望可以一直读下去,直到大学毕业。接过助学金,韦富忠笑了,他说,下学期开学,他又可以准时去学校了。

其实,这只是弄新瑶寨里一个小小的家庭,因为地处大石山区,经济来源匮乏,生活在这里的群众都过得比较困难,很多家庭的孩子也因此早早辍学。为了让更多像韦富忠一样的孩子不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杨可书走遍了整个弄新的角角落落,收集孩子们的基本情况和家庭贫困程度,并通过网上发布组织活动等方式,吸引外界来捐资助学。近几年来,已经有不少瑶族孩子通过被资助顺利完成学业,走出大山,圆了读书梦。所以,每到假期,杨可书并不能休息,而是走村串户,把社会各界捐赠来的助学金发放到受助者手中。

“这个暑假已经给很多个孩子发放助学金了,目前还有一批要发。”在杨可书登记的花名册里,还不断有人捐钱过来,捐过来多少,他就拿多少给孩子们。“这项工作可能还要一个星期才能完成。”

“一天最多可以发放五、六个,有时候只能发放一两个。”杨可书说,有的受助对象家住得比较远,只能走山路去发放,还要做家访,时间就这么过去了。至今,通过他得到上学资助的瑶族孩子已超过500人次。

大山的回访人

“每个假期,我还有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杨可书说,“这就是陪资助人对受助者进行回访。”

从2007年建立了户外公益网站“瑶寨希望·户外公益网”以来,有近500人次瑶寨困难学生得到资助,或是继续学业,或是解决生活困难。修建水池49个,容积3000立方米,维修了已经损毁或者废弃的原瑶民蓄水石槽和旧水窖35个,共计容积2100立方米,竹洞、弄马、岩麻、弄新、弄困、弄洞等8个瑶寨的160户1000余人饮水难的问题得到了缓解。募捐到藏书10000余册、爱心衣物包裹5000多个,联系到资助项目资金近250万元,为周边和其他县(区)的10余所学校解决校舍难问题。

杨可书说,取得的这些成绩,来自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政府部门的帮助。许多孩子得以顺利完成学业。这些年来,来自广州、江苏等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为弄新瑶族的孩子们不断捐来善款,帮助他们的学业不受经济的困扰。为了表达对孩子们的关心,这些爱心人士也会在闲暇时间从千里之外来到瑶山,亲自看望孩子们和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

“暑假是回访的高峰期。”杨可书告诉记者,今年放暑假以来,已经有来自广东广州、江苏常州、江苏扬州等三批次资助过孩子们的近百名爱心人士来到弄新,对孩子们进行了回访,同时给孩子们带来了学习和体育用品。

“每个人来,我都会亲自带他们到他们资助的孩子家中去家访,让他们看到孩子们的真实情况,让他们建立更亲密的关系。”杨可书说,接下来,还会不断有爱心人士到来,除非身处没有信号的地方,否则他的电话一天到晚都没停过。

“真的很忙。”杨可书说,有时候腰会很痛,造成他开展工作很是不便。“去年暑假,我真正在家的时间不到一个星期。”杨可书说,他也很想休息,很想陪陪家人。但是还有许多瑶族孩子需要顺利完成学业,弄新小学还很缺水,很多基础项目都没做好,他又停不下来。他笑着说:“这个暑假要是能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好好陪陪家人,我就满足了。”

新闻推荐

本周末百色市将现强降雨

本报讯 (记者 李 磊 通讯员 翟殷斌 黄开刚) 昨日市民们在阴霾的天气中度过了中元节。中元节过,意味着农历七月已过了...

凌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凌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闲不住的人 忙不完的事 ——杨可书暑假生活点滴)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