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而不休献余热”是很多人对凌云县逻楼镇山逻村韦荣田老人的评价。这位衣着朴素、为人祥和的老人,于2002年从逻楼镇人大主席岗位退休后,始终保持共产党员本色,心系党和群众,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实事。
韦荣田经常说:“要带着诚心、带着细心去和群众沟通,视群众为亲人才能换得他们的信任,细致用心才能取得他们的配合。如果带着不情愿的情绪去接触群众,这样群众就会觉得我们摆架子,没有亲切感,就会对我们的沟通有抵触,轻者不会把真实的想法和一些重要信息反馈给我们;重者会对党委、政府失去那份最起码的信任。”
新农合推行初期,该镇山逻村的新农合收缴费用工作困难。韦荣田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主动联系到负责这块工作的镇政府分管领导,并把自己的想法跟他们说明,协调解决办法。他说在收缴费用时不但要考虑到打算收缴哪部分人,还要了解村庄大体情况,老百姓对新农合工作的认知情况,还要考虑到你收缴的时节、时间等因素。每个村庄的村民对新农合工作的认知程度都有差异,而群众之间因年龄、文化水平、与干部打交道的多少等因素又存在不同,所以要事先了解要村庄人员的基本情况。在收缴时还要注意去的时间群众在不在家,方便不方便等实际问题。他的经验让其他走访干部都受益匪浅。
山逻村汤洞、弄阳、大土、陇溜、陇懂几个瑶族自然屯的基础设施没有完善,行路难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韦荣田为这事经常走动于村里,跟村里人了解关于修路的事情,看看大家有什么想法,把这些想法收集起来,拿回来研究整理后,把情况跟政府有关部门打申请报告争取项目。在这些项目都得审批下来后,由于资金有限,他开始想办法筹集资金,再次走访群众,解释修路的重要性,资金不够,需要群众自筹一部分资金,而他自己带头捐助善款。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解决这几个瑶寨8公里的屯级路,受益160多户、1000多人。
韦荣田虽年岁已高,但仍坚持走在为解决群众困难的一线,尽自己绵薄之力,为大家解决实际困难。他经常在雨天或中午晚上休息时,和村党支部党员一起到群众家拉家常聊天,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最关心最实际的问题,并把他们提出的建议记录下来,及时向上级反馈。
韦荣田深刻认识到老党员是党和国家的一笔宝贵财富。在他退休后时刻不忘党的恩情,心系党的事业。根据山逻村党支部实际情况,在村内组织老党员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老同志进行党的宗旨、传统教育,积极引导老同志在现实环境中自觉转变传统观念,按照从政治上关心老党员的要求,保证老党员政治坚定、思想常新,落实好老党员的政治待遇。并针对当前老党员年岁普遍增高,居住分散,行动不便的特点,将老党员的家庭住址及通讯方式登记造册,并统一办理了送报上门服务,极大地满足了老干部政治学习的需要。
每逢有重大关怀活动,韦荣田不厌其烦地通过电话的方式及时与镇党委、政府沟通协调,保证村里每一位老党员都能够收到一句问候、一片关心、一份祝福。他还配合村党支部定期组织开展村党员大会,积极出谋划策,同时,嘱咐村党支部干部注意观察参加活动的老党员人数,留心他们的言行,以此来了解和掌握老党员的思想和身体状况;主动向老党员征求意见,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及时反馈信息,在党支部和老党员之间较好地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他还经常和老党员们一起宣传党内政策,鼓励更多先进青年加入党组织,为党组织输入更多新鲜血液。
2015年10月,韦荣田荣获“凌云县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曹操的《龟虽寿》里的一句话“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正好能反映出这位老同志的退休生活。
新闻推荐
本报凌云讯为减轻贫困学生家庭经济负担,使贫困学生能顺利入学,8月以来,凌云县玉洪瑶族乡党委、政府切实做好高校、高职、中职等贫困学生家庭情况调查审核工作,搭建贫困学生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助学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