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凌云讯
今年以来,凌云县逻楼镇高度重视化解“三农”纠纷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第一道防线”的积极作用,为该镇政治、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打开和谐之门。
该镇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派出所,综治办,司法所进村入户到“三农”纠纷点,询问当事人自身意见及要求,通过问诊了解当事人诉求,主要解决纠纷意向,综合分析,作出判断。在纠纷调处中,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时刻以当事人为中心,晓知以情,结合法理,调解员要做一名合格的“方向舵手”,让纠纷双方在法律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平等自愿协商。要勤走访、勤调查纠纷现场周边群众意见,就纠纷当事人所处的特殊环境多听群众表述及意见,更加客观现实地为纠纷调处埋好伏笔。
倾听纠纷当事人双方反映,在听的过程中,让当事人通过充分诉说纠纷原委,逐步调整心态。通过倾听了解案情,要运用多种方式让当事人感受到该镇调解员对他的尊重和对他所陈述事情的重视,如放下手中其它业务、扶一下当事人,或者为当事人搬一把椅子、泡一杯茶水等。忌听片面之词,矛盾纠纷当事人在陈述纠纷时,大都刻意强调自己有理的一面,而对自己的过错则采取避重就轻的态度,要始终把握“耳听心明、公平公正”的工作态度。
对纠纷现场、纠纷标的等引起纠纷的相关事务进行有目的的观察、记录并取证,便于初步掌握纠纷现状。该镇建立了横向联系各部门、纵向挂钩各村组的矛盾纠纷调处网络,形成了人民调解员第一时间掌握“三农”纠纷信息、第一时间受理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到达纠纷现场、第一时间报告镇调委会的良性循环机制。
通过谈话充分了解矛盾双方态度立场,积极劝导矛盾双方换位思考,使其发现自身过错,为化解矛盾纠纷创造主动条件。在调解中善于通过循循劝导,让当事人能够换位思考,使其站在对方当事人的立场和角度,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过错,教育双方当事人将心比心,各自站在对方的位置立场上设身处地想一想,使其既客观地评价对方的过失,又冷静地审视自己的错误,从而掌握调解工作主动权,最终达到解决双方矛盾的结果。据悉,1~8月,该镇共排查矛盾纠纷26起,调处26起,调处率100%。
□韦
轩
唐利剑
新闻推荐
为深入开展学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筑牢校园消防安全“防火墙”。近日,凌云县公安消防大队抓住新生入校这一有利时机,到凌云县民族初级中学开展消防安全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