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八军与红七军会师足迹(资料图)
80多年前,红八军不辞辛苦,翻山越岭跨越田林县境与红七军会师,留下了很多叫人难以忘怀的故事。
1931年4月21日,红八军一纵队共600余人由司令何家荣(又名何自坚)、参谋长袁振武(又名袁也烈)、政治部主任潘思文等率领,沿驮娘江而上,进入西林县弄瓦村(今属田林县)。红八军进入田林县境,利周乡(今利周瑶族乡)坛福屯的屯长潘邦亨负责做向导,并联系红八军。红八军过境田林,得到了沿途当地群众的欢迎和帮助,并顺利进军八桂(今八桂瑶族乡)、乐里(今乐里镇)。4月25日,红八军由乐里向东北方向挺进,经爱善到达利周乡,并休整两天。
4月28日,部队由利周乡坛亮屯的岑永芳引路,经那福、囊老、蒙作(今凌云县朝里瑶族乡)、峰山、汾州(今凌云县下甲镇),沿泗城河而下,并夜宿彩架村。红八军一纵队的行踪被桂系军百色警备团团长岑建英(凌云泗城人)探知后,即率四个连兵力尾追围堵,纵队被包围于彩架村。29日,经过半天的激烈战斗,红八军一纵队终于突破包围,甩开了敌人。在突围中,政治部主任潘思文中弹负伤被俘,红八军一纵队失散100余人。部队突围后,由向导引路,往弄福、过浩坤、到达伶内屯(今凌云县伶站瑶族乡)。为摆脱桂系军的前堵后追,红八军一纵队由伶内屯再次转回蒙作,回到利周。而此时,部队从600余人减少到400余人。
纵队向东兰、凤山前进受阻,决定向桂黔边地区休整。5月3日下午,部队向桂黔边方向前进,经爱善、渭文到文屯,再由启文河而上,不久,部队分两路前进,一路由启文屯潘安祥作向导,沿启文河上渭赖屯,翻过岑王老山打马坳,到达田林香维村。次日,由香维村罗明辉、黄清辉两人为向导,由香维下板干村,部队行至大保村时,地方保警吴明高纠集团丁据险插旗阻拦,经再三交涉,吴明高见红军人众势大,才撤兵下岗,部队顺利通过悬崖峭壁,到达二川。另一路部队经小渭平、瑶帮、过龙车、百华、那燕、板干,于5月6日到达百乐街,经与百乐河对面的贵州地方武装首领王海平交涉,部队于5月中旬横渡南盘江,到达贵州省的蔗香、板陈、马丁村驻扎休整。10月23日,一纵队回渡南盘江,到凌云上岗(今属乐业县)顺利与红七军会师。
新闻推荐
岑王老山的白衣裳 □百色市逸夫小学六(5)班小记者 黄李蜜儿
我生活的这座小城市没有雪,平时只能在电视、网络上看到雪:雪中的景色壮丽无比,天地之间浑然一色,只能看见一片银色,好像整个世界都是用银子来装饰而成的,小朋友们尽情地堆雪人、打雪仗,玩得不亦乐乎。我...
凌云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凌云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