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峰 农万帮
开篇:花香引蝶来
对于煤矿,人们通常的印象是不好的,如有瓦斯、煤尘,顶板垮塌、透水淹井等等问题。谁会想到,在我区百色市,居然有这么一个矿务局:仅用了3年多时间,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从年产煤20多万吨一跃成为产能200万吨的矿务局,而且安全生产保障之高,产煤效率之高,经济效益之高,为广西煤炭行业所鲜见。煤矿员工的工作、生活也发生根本性变化——现在轻轻按动采煤机开关,煤炭就像潮水般涌出地面;他们开始追求生活新品质,休闲旅游、玩电脑上网等现代生活有的他们都不缺。不少员工还开上了私家小轿车;矿区绿化美化如花园,名树绿茵盖地,鲜花绽放,人工湖堤岸垂柳成行;四处欢声笑语,柔风馨香,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矿区和谐氛围沐浴每个人的身心。
这就是百色矿务局——被自治区煤监局树为样板矿的现代化矿务局。
9月3日至4日,国家煤监局在百色召开“全国小型煤矿机械化开采推进会”,来自全国各省(区)市的170多名代表听取了百色矿务局及所属东怀煤矿推行机械化开采的经验介绍。国家煤监局副局长彭建勋在会议总结时说,百色矿务局是小煤矿推进机械化开采的典范,是广西煤炭工业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他们的实践雄辩证明,机械化开采是小煤矿向高产能、高效益、高安全、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国家煤监局局长赵铁锤曾在视察百色矿务局时,称赞百色矿务局东怀煤矿是全国地方煤矿一朵绚烂的奇葩。
近年来,不断有区内外同行到百色矿务局参观学习取经。今年全区其他矿又有两对矿井上了综合机械化采煤,有六对矿井采用综合机械化掘进。
上篇:勇闯“禁区”,填补空白
在誉为“广西第一矿”的东怀煤矿综采工作面,一排排近3米高坚固锃亮的液压掩护支架下,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吴家跃本报通讯员蔡雪路郑雅彭国峰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即将建成的脚步渐行渐近,自治区交通厅厅长黄华宽想得更远的是:如何加快构建,努力完善广西连接多区域的国际交通运输体系。...
百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百色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