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宁讯 (记者/唐广生)在以改造“竹筒房”为重点的城乡风貌改造工作中,南宁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建立“一个挂钩联系、三级包村责任,双重结对帮扶、六方联动共建”的工作机制,进度加快,成效明显。12月1日,在百色召开的全区城乡风貌改造工作现场会上,南宁市的做法受到自治区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与会代表的高度称赞。
据市长黄方方介绍,南宁市城乡风貌改造一期工程包括南百高速公路沿线和机场高速公路高岭收费站至环城高速公路石埠收费站路段沿线两部分,共涉及73个村屯、1个园艺场、7934户。该市要求各级各部门把城乡风貌改造工作与加快推进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针对时间短、任务重、资金缺口大的实际,该市创新建立了“一个挂钩联系、三级包村责任,双重结对帮扶、六方联动共建”的工作机制。即市四家班子领导成员每一位领导“挂钩联系”1个或多个村屯;市领导和部门、县区、乡镇三级领导落实包村责任,每人挂钩联系1个乡镇或1个村屯;采取由市直单位会同市直国有企业与指定的村、屯“二对一”挂钩,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支持,实行市直单位、企业对村屯的“双重结对帮扶”。通过上述机制的实施,该市城乡风貌改造工作实现了“市、县(城区、开发区)、乡镇、市直部门、企业和村民”共同参与的“六方联动共建”格局。
机制创新,带来进度加快。截至11月30日,南宁市一期工程房屋外立面改造已完成200.17万平方米,占任务的98%;坡屋顶改造已完成8.96万平方米,占任务的85.2%;同时各类综合整治配套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已完成村屯规划编制13个;道路硬化和排水工程14个在建、造林绿化工程12个在建;完成远程教育终端站点13个;村级篮球场项目已完成7个,在建6个;改厕完成212户;垃圾池项目完成28个,在建6个;村级卫生室完成2个,在建1个;乡镇计生站完成3个;五保村项目完成7个。
新闻推荐
吕英鹰刘秋良郑燕龙彦2006年3月,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至梧州航道工程正式开工,是我区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内河航道整治工程。2008年9月,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打造西江黄金水道、推动区域经济协...
百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百色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