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韦继川 本报通讯员 蒋 均
“今年子姜产量高,上市早,又卖得好价,全村纯增收至少有400多万元。”5月28日,刚刚卖完子姜的北海市银海区福成镇新安村的村长叶翠满心欢喜地回味着村里卖子姜的高兴事儿。
叶翠介绍说,村里今年从4月25日就开始外卖子姜。为了使子姜在全国率先上市卖得好价钱,在人手不够的情况下,他家和村里种植子姜的农户雇请了周边的一些村民前来一起挖姜、洗姜、装车、外运,使村里种植的子姜及时陆续卖到了北方和广州等全国各地。
“7年前,我和家里的兄弟从柳州、百色引进子姜品种,第一年我们只敢种10亩试试运气,想不到竟然获得了成功。”叶翠说,以后就一年比一年种得多,今年种植子姜的规模由7年前的10亩扩大到了现在的250亩。目前新安村已有10户人家种植子姜,而周边农户也跟进种植,现在整个村子和周边种植子姜超过450亩。
由于今年风调雨顺,新安村的子姜长势特别好,加上子姜能抢先上市,所以卖得了好价钱。从4月25日开始开挖子姜的几天时间里,叶翠兄弟田里的子姜亩产达1500-2000公斤,每公斤卖到16元。而迟一点上市的子姜也卖到了12元/公斤左右的价钱。
据叶翠的保守估算,村里每亩子姜能卖到2.4万元左右。扣除每亩1万元的成本,稳赚1万多元,叶翠一家今年就赚了200多万元。
新闻推荐
构建校企合作新机制 服务广西工业大发展 ——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广西工业技师学院)校企合作办学纪实
孙杰利导语日前,广西石化行业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对接高峰论坛在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广西工业技师学院)举行。论坛围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主题展开。来自政府、行业、...
百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百色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