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彩文
实施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兴水治水是题中应有之义。自治区水利厅厅长杨焱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水利部门应主动作为,加快珠江-西江经济带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以防洪、水资源供给、水生态保护为核心的水利综合支撑保障体系,实现区域水利的跨越发展,为这一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水利保障。
杨焱首先谈到,充分认识加快珠江-西江经济带水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西江流域进行了大规模水利建设,先后建成龙滩、百色等防洪控制性工程,实施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一期工程等重大水利项目,完成一批农村饮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灌区改造、水土流失治理等水利工程建设。目前,区域内已建水库2410座、总库容401亿立方米,2000亩以上灌区576处、灌溉渠道总长约2.4万公里、渠系建筑物4.2万座、总灌溉面积1338万亩,农村饮水工程近1.3万处、解决993.55万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中小水电站2370座、总装机容量606.98万千瓦、年发电量205亿千瓦时,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18.5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防洪、供水、灌排、发电、航运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体系,对保障防洪安全、抗御水旱灾害、合理配置水资源和维护良好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及喀斯特地貌等影响,导致区域内水旱灾害频繁发生。西江干流、浔江、郁江中下游、红水河、柳江及黔江下游是广西洪水灾害的重发区,其中南宁、柳州、梧州列为全国重点防洪城市;桂中、左江、桂西北地区是广西三大旱片,干旱缺水问题突出。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西江经济带局部地区水污染、水土流失、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严重。现状条件下,西江梧州站生态用水保障程度仅为70.5%。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加快,水的问题已经成为该区域经济社会、粮食安全和改善民生的突出问题。
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水利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对水资源保护管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等工作作出重要部署,为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开展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将全面掀起西江经济带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新高潮。我们要把水利发展作为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以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加快发展民生水利为重点,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水利建设,为深入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加快实现“两个建成”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重要保障。
杨焱认为,珠江-西江经济带应加快推进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全面提升防洪减灾能力。加强防洪薄弱环节建设,通过防洪控制性工程与堤防工程并举的方式,完善西江经济带防洪体系;同时,抓紧完成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开展中小河流、山洪灾害治理,增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防洪安全保障。
在重大项目建设方面,要加快老口水库建设步伐,力争2015年底基本建成老口水库,2014年底前开工建设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和落久水利枢纽工程,2015年底前开工建设驮英水库、洋溪水利枢纽工程(含梅林梯级枢纽)。
加强沿江重点城市和城镇防洪堤建设,“十二五”期间按50年一遇洪水标准加快南宁市、梧州市、柳州市、贵港市等重要防洪城市的防洪堤建设,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加快崇左、百色、来宾等地级市及沿江22个防洪市(县)防洪堤建设;“十三五”期间加快县级以上主要城区防洪堤建设,按10年一遇开展沿江主要产业园区、重点乡镇堤防建设;2030年前全面完成沿江防洪市(县)及乡镇防洪堤的建设。
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015年底前完成区域内现有1419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2020年全部完成区域内49座病险水闸治理。
加大干支流和重点中小河流整治,2015年前,对流域面积在200-3000平方公里的易发洪涝灾害、现状基本不设防且列入全国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的147条中小河流共1074公里河长实施综合治理。2030年前对未列入全国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的中小河流及河段进行整治。同时,采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工作。
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城乡扩网和连片集中供水系统,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到2015年前全面解决现有539.26万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其中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例提高到85%左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75%。
杨焱说,要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逐步提高城镇供水安全保障能力。计划在2020年以前,开工建设一批中型水库和中小型骨干引水工程,以改善粮食主产区的灌溉用水条件和城乡生活、工业用水条件。加快龙滩-乐里河-百色水库调水工程等重大引水工程的前期工作,争取在“十三五”末开工建设。
对水源单一的县级以上城市及重点乡镇开展以新建地表水源工程和对现有水库配套建设输水工程为主的应急备用水源建设。2020年以前建设应急备用水源58处,全面解决西江经济带7个地市县级以上城市水源单一问题;2030年前建设25处应急备用水源,逐步解决乡镇无应急备用水源问题。
完成区域内设区市城市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达标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区域内列入全国重点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的南宁、贵港、柳州、梧州4个设区市的建设方案经市人民政府批复实施,计划2015年达到“水量保证、水质合格、监控完备、体制健全”的目标。
杨焱强调,要强化水资源管理,有效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严格抓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审批,建立完善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等“四项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等“三条红线”指标体系。抓紧制定主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建立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强化以水定发展规模、定产业方向、定城镇布局。核定水域纳污容量,结合国家污染物减排要求,严格控制入河湖库排污总量。
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到201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100立方米以下,重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6%以上;到202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80立方米以下,重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0%以上。
新闻推荐
本报百色讯(记者/徐顺东通讯员/崔蝎朝)9月9日至10日,全区推进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工作会议在百色田阳举行,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黄道伟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全区要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政...
百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百色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