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 靖西新闻 田阳新闻 田东新闻 平果新闻 德保新闻 那坡新闻 凌云新闻 乐业新闻 田林新闻 西林新闻 隆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百色市 > 百色新闻 > 正文

书信能否被信息时代的产物所替代?

来源:百色早报 2014-09-18 03:33   https://www.yybnet.net/

 

十年前,书信还是人们传递信息、联络感情的重要途径,马路旁的一个个邮筒被人们称作“绿色信使”。然而,仿佛是一夜之间电话、手机、网络飞速发展和普及,不但可以闻其声,还可观其形,书信便不再受待见,被遗忘在角落里,“云中谁寄锦书来”的怅惘和期待早已不再。打电话、发短信成了生活的常态,很少有人愿意静坐下来去写信了。而网友“心怡·缘”在这微信、电子邮件横飞的年代收到了朋友寄来的祝福明信片,着实惊喜了一番(详见本报9月5日7版)。从一般的意义上看,微信、短信或电子邮件兴起,绝不是一件坏事情,因为它们适应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节奏,但是书信能否被信息时代的产物所替代呢?亲爱的读者们。请谈谈。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书信仍有它存在的价值和作用

□梁 德(西林)

网络时代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信息传递得更便捷、更快速,这是毫无疑问的;不管你在国内还是国外,也不管你在天南还是地北,人们通过电脑和手机,就可以利用QQ、电子邮件、微信、短信等形式与朋友聊天,甚至视频,彼此之间就如同“天涯咫尺”;而书信或明信片则不同,只能通过邮局邮寄,让投递员传送,不仅费时费力,还给投递员增加工作负担,也不利于环保,现在人们大部分工作都要求无纸化办公,这是时代的必然趋势。话虽如此,书信仍有它存在的价值和作用,现在从中央、省、市、县的公务往来的文件、通知等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公文往来大部分仍以信件的方式传达和传递,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所以说,书信不可能被信息时代的产物所替代,就像人们可以在网上读书看报,但报纸依然发行一样,各有各的利弊。

信息时代的产物替代书信是大势所趋 □冯学望(靖西)

曾几何时,我们还习惯于用书信交流情感,字里行间表达了浓浓的爱,这种感情是任何事物都无法取代的。后来,电脑开始普及了,产生了一种叫做“电子邮箱”、 QQ的东西,有了这些电子产物,人们的生活变得不一样了,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轻轻松松地表达,简简单单地修改,食指轻轻一点,邮件立马飞到对方面前。慢慢的人们忘记了书信这么一个事物,开始习惯于在电脑上抒发情感。确实,不得不承认,书信的年代已经过去了,人们已经热衷于更加快速便捷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了。不可否认,互联网已成为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先进的生活方式有它存在与发展的理由,落后的东西终究会被历史所淘汰。弹指之间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交流,谁又愿意经历漫长的等待?就像古代发明了纸张以后,没有人怀恋竹简的“厚重”一样。一张薄纸传情达意的情形伴随我们太久了,无法从我们心中挪走它的存在。那么,即将被替代的旧事物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我们保存下来的文化,这就是价值。

现代的邮政系统也是一个网络 □凌其友(平果)

我认为,书信不能被信息时代的产物所替代,大量信件配套一个现代的投递系统也和互联网一样,现代的邮政系统也是一个网络。现如今,碳排放量已经被作为资源耗费的标准。据媒体报道,电子邮件的碳排放量将超过传统信件。电子邮件虽然不占空间不耗费纸张,并不意味着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资源损耗。平均起来看,一封电子邮件和传统信件相比,前者耗费的资源是后者的1/60,但是电子邮件的大量发出,其数量已经远远超出传统信件的60倍,因此造成了资源的更大浪费。更重要的是,传统信件承载着太多的文化内涵。一封书信就是一个沉甸甸的敬意,是传统礼仪的集中体现,是一份摸得着、存得住的传统,它传达的不仅是亲切的问候、重要的消息或者浪漫的情愫,更有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天然的未被浮躁所遮蔽的“敬爱”以及和谐的“秩序”。

书信的“实质”无法替代 □何 凡(靖西)

近两年,陕西师范大学“手写录取通知书”受热捧,为什么?因为它人性化,有感情!不可否认,如今人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碎片化的信息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讲究“短平快”,一条短信、一条微博、一条微信,不论何时何地,都能以最快捷的方式,传递出需要表达的信息或祝福,而无需更多长篇大论地阐述与交流,可以说“信息时代的产物”功不可没,不可或缺。然而,书信作为一种充满着文化韵味而又专注隐秘的交流方式,就真的一点功用都没有了?其实,书信远没有像一些人宣称的那样“过时了,老土了”。恰恰相反,书信被赋予了更深更新的时代内涵。“家书抵万金”是一去不复返了,可现实中的种种困惑,包括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误解,诸如上下之间、邻里之间、朋友之间、亲人之间、夫妻之间的那种微妙关系的处理,书信或许比其他方式产生的作用更大。因为“书信”更能敞开心扉将自己想要说的话,尽情而淋漓地表达出来;更能将内心最隐秘的一面,通过思考而坦诚地诉之于笔端;更能让人乐于接受或解决问题。所谓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信息时代的产物”永远无法完全替代“书信”,因为书信是有生命的有感情的。“信息时代的产物”替代的只是“形式”而不是“实质”。

写信的感觉很好 □梁 伟(右江区)

当今,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情感在跨越,信息时代不约而至,文明在呼唤,无不让人心花怒放。诚然,书信在一定程度上已被信息时代的产物替代了,这很正常。几年来,我小孩在校读书,虽然周末回家共餐,我很想当面对他生活、学习等方面进行交流,但每次见到他正在吃得津津有味时,真不想扫他的兴,有些想批评他的话只好咽了回去。于是,书信来往成了我和儿子交流的一个平台,且每封信写后我都复印留底,孩子对我的做法很满意,因为减少面对面“碰撞”的尴尬,父子心知肚明……到目前也有几十封信了,我写信不长,一页纸就够了。如今,小孩上大学了,我也一样每个月给他写一封,叫他有空就回信,不回也可。为此,我想不管信息时代如何发展,情感交流的方式怎样,其实,用手写书信的感觉真的很好。

书信表情意 笔墨记千年 □陈学文(右江区)

古往今来,人们的生活一直离不开书信。它是人们传递信息,联络感情的重要途径。虽说现今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电话、手机、网络飞速的发展和普及,人们不仅可以闻其声,还可观其形;微信、短信、电子邮件等十分的方便快捷,适应了当今时代的快节奏。但是,我们也绝不能忽视书信,它还是有许多上述信息时代的产物所不可替代比拟的好处。一是电话多是信口开河稍纵即逝;微信、短信、电子邮件等多是短小精悍,有时不能完满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及情感。而书信,则可随心所欲尽情地挥洒,而且经过深思熟虑,反复修改,一般都能把意思表达得清楚透彻明白。二是书信保密的程度比较高。偷拆私人信件是违法的。为了安全起见,许多人对一些重要事情的表达还是采用书信,这还能体现出笔者态度的严肃与责任感。且别人还可以多人多次反复地阅读书信,通过分析揣摩书信的话语笔迹,从字里行间体会到笔者一些隐藏的信息及意图。必要时书信还可以作为凭证。俗话说,见字如见人。早先诗人杜甫就有 “家书抵万金”的感慨。再是笔墨记千年,好的书信还可以传世。书信更便于流传,毛泽东的书信、曾国藩的家书等许多古今名人留下的书信,就是我中华文化的瑰宝。

下期话题

“老年代步车”大行其道,如何管理才算好?

目前,百色市的“老年代步车”越来越多,在商家打出了“不限号、不上牌,安全上路后顾无忧……”的广告噱头后,不少中老年人都购买了这类车辆,“老年代步车”行驶速度、动力装置都与机动车相似,生产也没有相应标准和手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相关部门也表示,“老年代步车”监管正处于一个空白区域,驾驶者既不需要考取驾照,也不需要进行有关培训就能上路。民警执勤时,对老年人也只能以劝导、教育为主,没有任何的惩戒措施。“老年代步车”该如何管理?请大家支支招。

新闻推荐

雨天路滑 奥迪车撞上防护栏遭“毁容”

奥迪车车头已经被撞得面目全非  本报百色讯 (通讯员 石丽丽 文/图)  9月17...

百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百色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书信能否被信息时代的产物所替代?)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