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大学毕业走出校门的“90后”小伙,自主创业,企业产值半年就突破40万元,可谓是一颗冉冉升起的青年创业之星。这个富有商业头脑的青年才俊到底是谁呢?
他就是百色学院经管系工程管理专业2014届毕业生陆康,“梦工厂”的创始人。
一台电脑开创企业
“梦工厂”是百色学院首个由学生组织创建的代销企业,2013年国庆期间创建,主要代理销售手机、电脑配件及订制团体服装,是卖家与买家沟通的桥梁。
“‘梦工厂\’的创建,起初是老师给予的建议,根据这个建议,我就开始了‘找灵感\’之旅,一天到晚,有事没事便上赶集网、淘宝网,寻找创业的切入点。”陆康说。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暑假,经过十多天的刷机,他发现了订制班服在该校具有巨大商机。发现这一商机,陆康欣喜若狂,于是当年秋季开学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漫漫创业之旅。
回到学校,陆康自掏腰包投入2000元的启动资金,自带电脑,在百色学院志远楼三楼开始营业。就这样,“梦工厂”正式成立了。时值开学季,大量新生加入百色学院大家庭,陆康在新生的身上看到了希望。很快,军训结束,全校红歌比赛开始了,按照比赛要求,参赛班级需统一着装。陆康抓住契机,与他的团队向广大新生宣传量身订制班服的消息。他们挨个宿舍,挨个班级宣传,承诺物美价廉。在他们的努力下,几乎所有参赛班级都跟他们订制班服。于是陆康从网站上搜索并大胆地联系制作团体服装的厂家,与商家建立了合作关系。首战告捷,在陆康团队的努力下,很快,右江民族医学院的市场也顺利被他打开,随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自那以后,与陆康联系订制团体服装的人急剧增多,从几套班服到几万套的订制,从最初的班服订制延伸到舍服、比赛专用服、食堂阿姨工作服及电信员工服等。
随后,陆康和他的团队决定扩大“梦工厂”的规模,增加电脑、手机及其配件的售卖。这时候,陆康把眼光投向更广阔的市场:从起初与厂家的联系、个人投入到后来的与广东、台湾、越南等众多企业建立了长期的代购合作关系,使得“梦工厂”不仅走出了校园,还走出了国。
创业起步难、磨难多,“梦工厂”也不例外。“‘梦工厂\’可以说是由一台电脑开创出来的企业,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场地,其他全部自己解决。”陆康说,当时他们只有三个人,一台办公电脑,寻找厂家、联系厂家、汇总数据,都由这台电脑包办。才刚起步没多久,就出现了一次纰漏,给厂家报错了40多套班服的尺码,而此时厂商的衣服也已经做成,覆水难收。面对困难,陆康为了维护“梦工厂”信誉,遵守诚信,自己上街找裁缝,将40多件衣服改成客户的要求,“这次没赚到钱,但是保住了市场,没有造成客户流失,同时吸取了经验教训。”陆康笑说。
“创业是件很有激情的事”
“创业是个很累人的事,但也是一件很有激情的事。”陆康说。像每一个青春热血的年轻人一样,陆康渴望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2014年3月,陆康与三个朋友一拍即合,决定注册、成立一个公司。经过审核,陆康与合伙人的公司——广西百色市腾兴电器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这种感觉挺奇妙的,像是自己生的孩子一样,怎么看怎么喜欢。”陆康幽默地说道。虽然在学校有过创业的经验,但是对于自己的“孩子”,“初为人父”的陆康还是觉得经验不足。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对于一个刚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去哪里融资,如何才能保证公司每天的正常运转是一个非常考验人的问题。税费,铺面每月的租金,水电费,日常生活开销,平常与客户的应酬等等,样样都得花钱。这些问题困扰着陆康,“实在没有办法了只能向朋友借,刚开始的时候大家接到我的电话还会乐呵呵地和我称兄道弟,久了,大家看到我的电话都怕了。”陆康自嘲道。坚持不懈的陆康坚持了下来,“创业本来就是在走独木桥,铤而走险,只要过了最艰难的时刻,我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在那么多次挫折面前,有没有想过要放弃呢?”笔者问。
“肯定是有的,但是如果我放弃了,那么我的合伙人更加举步维艰。”陆康坚定地说。
在陆康和他的合伙人的努力下,他们成功与百色学院澄碧湖校区、川惠大酒店及百色市南国早风、广西艺锋等装修公司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企业产值突破40万元。公司凭借销售具有安全、节能特点的正泰电工、欧曼科技照明等产品,获得了合作方的信赖,逐渐打开了市场。
“尽管我们的‘孩子\’还在慢慢地学习走路,但是,每一步,我们都稳中求胜。”陆康自信地说。
新闻推荐
为培养小记者的写作兴趣,拓宽小记者的视野,提高小记者的写作水平,百色早报社联合广西智德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两期“智德杯”小记者征文比赛...
百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百色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