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城中山路,前身是1900年创建的镇龙街。镇龙街位于百色城中心,东北接解放街,西至向阳路尾(今百色市地方税务局),全长仅400米。
清末,镇龙街从东往西建有庆祝宫、关帝庙、马王庙、照壁署、厅署、中府、百色厅立泗色中学堂、百色厅立两等小学堂、孔庙、镇府、文昌宫、忠义祠、城隍庙等官署、衙门、寺庙、学堂以及民房。可谓集百色城政治、文化于一街。街道为泥石路面,比较狭窄,坑坑洼洼。雨天泥泞难走,晴天尘土飞扬。
中华民国成立后,1935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百色县国民政府将镇龙街改名为中山街。同年,路面得以重修扩建。原因是当时百色、武鸣等地一批鸦片烟贩在鹅城贩卖鸦片烟时被查处,被判死刑后,烟贩以重金收买官员而免死,改判罚银十万元。政府便以此款作为扩建重修中山街的费用,将泥石路改铺三合土(石灰、粘土、沙子)路面。当时,中山街从东往西建有云南会馆、新乐群社(当时接待政府官员、社会名流的地方)、关帝庙、县幼儿园、崇德镇中心国民基础学校(原厅立两等小学堂,址在今百色饭店)、百色中学(原厅立泗色中学堂)、县政府、孔庙、百色保安司令部等。
新中国成立后,中山街许多单位重新命名进行改建。如云南会馆为右江日报社,新乐群社、关帝庙、县幼儿园、崇德镇中心国民基础学校等地址合并改建成地委招待所(今百色饭店)。县政府改建为百色镇一小(原厅立两等小学堂)。孔庙、百色保安司令部建成百色军分区。1955年,鹅城发生大火灾,全城十条街有五条街遭受其害。驻中山街东段的右江日报社、人民银行、税局等多个单位及民房均损失惨重。
1956年,随着国民经济好转,中山街的三合土路面改铺沥青路面。1968年中山街改名为人民街,1982年改名为中山路。1984年,中山路从向阳路尾(今天鹅城超市)往西延伸扩宽的工程开始动工,路面宽24米,全长2720米。延伸拓宽工程胜利完工后,为了便于区别,政府将从向阳路尾往西扩宽延伸至今百色学院、城西小学及建华厂路口的路段叫中山二路;原中山街这一路段叫中山一路。
1989年中山大桥建成后,中山一、二路成为贯穿鹅城东西最重要、最繁华、路程最长的大道,日夜车水马龙,行人摩肩接踵。1998年百色城开展旧城改造,中山一、二路更是焕然一新。2009年10月,政府重新将中山一、二路合并,复名为中山路。
今中山路从东往西驻有右江日报社、百色中学、清风楼景观(原百色镇一小校旧址)、百色军分区、百色市地方税务局、右江水务公司、百色市六中、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百色市委党校、百色学院等单位,还有许多灯光璀璨、五光十色的商业店铺。
每当百色城有喜庆活动时,中山路就会被打扮得花枝招展,多姿多彩,两旁枝繁叶茂的风景树上挂满喜庆的灯笼。各式各样的彩车在街道中欢乐前行,游行的人们扭秧歌、打腰鼓、舞狮舞龙、载歌载舞。观赏的民众,里三层外三层,欢声雷动,热闹非凡。
新闻推荐
近日,百色网友“说比憋好”在本地某论坛发帖称,近期来,原本宽敞畅通的江滨路往太平街的某一个路段,不知道是谁把原本停车用的一个场地圈起来不让任何车辆停...
百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百色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