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的御寒“神器”
□本报记者 李海雁 文/图
入冬以来,天气转冷,骑摩托车、电动车的人纷纷想出各种招数御寒保暖,除了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也给爱车装上挡风御寒用品,手套、护膝、倒披的大衣和“挡风被”成了人们骑车御寒的“神器”。这些装备的确让骑车人解决了保暖问题,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
市民御寒“神器”多
时下,百色的天气变得越来越冷。寒冷的天气对骑摩托车、电动车的市民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不但脸被吹得冰冷,手脚也被冻得僵硬。为了御寒,除了将一只手插在口袋单手骑行之外,许多市民想出不少挡风御寒的招数,口罩、耳罩、手套、护膝、倒披的大衣和“挡风被”等各种御寒“神器”,可谓五花八门。
神器一:手套。为了御寒,市民们的手套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戴在手上,另外一种是绑在车把上的连把防风手套。记者发现,与戴在手上的手套相比,在爱车上安装防风手套既方便驾驶也解决了保暖问题,更受市民青睐。
神器二:护膝。对手脚冰冷的市民来说,冬天骑车给手脚保暖成为最重要的事情。在戴上手套之后,许多市民还要戴上护膝,避免脚部、膝部受寒。为了方便,有的市民甚至直接将厚衣服绑在脚上来保暖。
神器三:口罩、耳罩。平时戴上口罩可以防尘,在冬天戴上口罩还可以阻止部分冷风直吹鼻孔,起到御寒的作用。冬天开车,耳朵裸露在外面,极容易被冻伤,戴上耳罩可以很好地保护耳朵免受“耳边风”吹伤。
神器四:倒披大衣和“挡风被”。除了连把防风手套和护膝之外,到了冬天,很多人为了挡迎面风,都会找一件厚实的衣服反穿来保暖。记者在街头发现,一种新型的骑车挡风防寒用品颇得市民青睐。这是一种外观四四方方的小棉被,名叫“挡风被”,只要绑在车上,整个腿部都可以放在里面,上面还有一块布挡住肚子和胸口。记者观察发现,不少骑电动车的市民选择了这种便捷的“挡风被”。“冬天骑电动车很冷,加了这个‘挡风被\’后很暖和,也省去了脱戴护膝的麻烦。”骑电动车的张女士说。
御寒“神器”安全隐患多
各种御寒“神器”很好的解决了骑行寒冷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交警告诉记者,市民们冬天里使用这些“神器”御寒的行为,不能明确地界定其违反交通规定,却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诱因。
在车把上安装连把防风手套,虽然可以御寒,也方便驾驶,但正常的人在遇到意外情况时,本能的反应就是用手去自我保护,如果是普通的手套,双手可以在瞬间放开车把,使用的若是连在车把上的手套,手则容易被手套约束,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手无法及时脱离车把,人就会受到伤害。
同样,骑车反穿衣服,就严重影响双手在车把上的操作。如遇紧急情况,这种限制就可能会带来致命伤害。紧急情况需要反应迅速,正常情况下,如果发生危险,人会本能地用双手支撑身体,而反穿衣服双臂活动受限制,无法做有力支撑,身体就会摔倒,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把衣服绑在脚上或者披“挡风被”除了常规的护腿“小空间”之外,可以固定在车把上,挡住骑车者的上半身。但是骑行时,“挡风被”就会束缚人的双腿。因为电动车是两个轮子,在平衡性上弱于三轮车及四轮车,当骑行者遇到突发情况需要停车时,将腿从“挡风被”里移出需要一定的时间。虽然这短短的一两秒容易被人忽视,但危险往往就发生在一两秒之内。新的“挡风被”将骑行者的双手和上半身同时束缚住,就更增加了危险的机率。
交警提醒,骑车人在做好保暖的同时切不可贪图省事,考虑保暖更要考虑安全。天气冷可以多穿衣服,不可图省事反穿衣服。而且行驶速度快的话,最好佩戴安全帽。同时,在选择像“挡风被”这些“新发明”时要谨慎,在考虑它们挡风、遮阳效果之时,同样应该重视它们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慎选过分夸张的御寒装备。
新闻推荐
学生放学后并没有走人行道,而是横穿马路 近日,本地网友“百色风了”在论坛发帖称,每次路过城乡路东合...
百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百色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