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宁讯(记者/欧乾恒 通讯员/谢咏任)今年以来,广西农信社坚持服务“三农”宗旨,不断加大信贷投放,服务“三农”“小微”和实体经济。7月末,该社涉农贷款余额达3241.83亿元,首次突破3000亿元,占自身贷款余额的83.15%,占全区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的半壁江山,支农服务再上新台阶。
为保障春耕夏收夏种农业生产资金需求,该社积极筹措资金,提升金融服务,通过采取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降低贷款利率等措施,突出支持农民购买良种、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确保不误农时;突出支持当地农资企业、种子公司等涉农企业做好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具以及粮食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调销和储备,确保农业生产资料及时充足供应;突出对农田水利设施和春耕夏收夏种生产设施设备的信贷支持,做到“三个优先”(即春耕夏收夏种计划要优先安排、资金要优先到位、贷款要优先发放)和“四个快速”(即快速受理、快速调查、快速审批、快速发放),千方百计满足春耕夏收夏种农业生产金融服务需求。
该社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按照全覆盖以及打造社区银行的要求,完善农户信用信息档案,优先对建档立卡的农户评级授信,提高农户贷款的满足度和覆盖面。结合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产业化规模化程度和信用环境,该社提高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额度,积极适应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金融服务需求。今年上半年,该社根据鹿寨、百色右江、岑溪、资源、荔浦、柳城等6家农信社的申请,调整了6家机构的农户小额贷款额度,其中柳城提高到15万元,岑溪提高到8万元,其余提高到10万元,使得上述县级农信社农户小额贷款额度更加适应当地农户生产的实际需求。截至7月末,全区在农信社有贷款余额的农户数168.78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3.36万户,农户贷款余额1239.25亿元,比年初增加159.4亿元,增长14.76%。
此外,该社加大农业重点领域金融支持,积极支持我区糖料蔗、水果、秋冬菜等3个“1500万亩”生产基地建设,并围绕自治区实施粮食、茶叶、桑蚕、食用菌、生猪、肉牛肉羊、罗非鱼等特色产业提升行动,积极做好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该社还加大对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打造广西生态、高效、精品农业。
新闻推荐
新华社记者杨维汉人民日报记者刘晓鹏上海市闸北区大宁路街道,新梅共和城6号楼的楼上楼下两户居民即将对簿公堂。其实发生纠纷的起因很简单:天花板漏水,但找不到原因。两户人家产生积怨。...
百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百色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