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右江区讯近年来,右江区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极大缓解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破除以药补医,建立健全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一是区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取消全部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二是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根据上级相关政策,累计调整262项医疗服务价格。三是调整医保支付方式,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市级统筹,实施按病种收费和付费的病种数共133种。四是药品实行以市为单位的带量采购,药品采购推行“两票制”,进一步规范药品流通秩序,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净化流通环境。五是下发《关于落实医疗费用增幅控制目标工作的通知》,明确各类医院医疗费用增长幅度,开展专项治理,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医疗联合体为重要抓手,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一是出台《右江区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逐步构建分级诊疗体系。二是制定下发《右江区加快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逐步引导优质卫生资源下沉,构建合理有序的就医秩序。其中,右江区人民医院与百色市人民医院组建城市联合体;右江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与8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区域医共体,群众在小医院也能享受到大医院的服务和价格。三是完善家庭医师签约服务政策体系。加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建设,制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规范条例,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程,以需求为导向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群众在家里也可享受到周到的医疗服务。四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目前,辖区乡镇卫生院均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其中,右江区妇幼保健院项目一期工程已完工,预计2018年底实现整体搬迁;右江区人民医院建设项目二期工程已进入装修阶段,预计2019年底前可投入使用。五是发挥中医药壮瑶医药服务优势。在区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开设中医科,其中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百城、城东、龙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个乡镇卫生院(阳圩、汪甸、龙川卫生院)建成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
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改善群众就医环境。给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网络和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改善就医环境,简化医疗服务流程,设立门诊“导诊台”及“分诊部”,实行电子收费叫号服务,配置门诊触摸查询系统,实行预约诊疗。建立百色市人民医院远程医疗中心,向区人民医院等医疗联合体内医疗机构提供远程医疗平台,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培训等服务。
规范社会办医,满足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制定印发了《右江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每千个常住人口社会办医床位配置规划为4.56个,为社会办医留足空间。诊所(门诊部)等医疗卫生机构不受区域医疗卫生规划限制。2018年1月~10月,共批准设置16家医疗卫生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置养老床位。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统筹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资源。确保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医疗机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行医,简化审批流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黄程桂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罗霞)“用户登录信息系统后,可根据需求内容在相应版块下提出服务申请,线上受理后将对需求进行识别并对应安排...
百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百色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