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曾铁强
10月19日至21日,美国康奈尔大学应用经济与管理学院全职教授、亚洲开发银行首席专家Calum G. Turvey一行,前往田东调研正在试点的农村金融综合改革。
记者就改革相关问题专访Calum G. Turvey教授,同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孔荣教授爽快地担当了翻译。
“你不放贷,怎知农民不还?”
Calum G. Turvey教授第一次来中国,就去了湖南,访问当地的农村信用社,发现农信社没有一笔贷款是放给普通农户的。他问信用社负责人这是为什么,负责人答曰农民太穷了,他们还不起。Calum G. Turvey教授反问:“你们都不借给农民,怎知他们还不起?”
之后的3年,Calum G. Turvey教授相继在陕西、山东、江西等省的农村调研、观察。他说,陕西农村的试验与问卷调查显示,贫困农民还贷意识强烈。像江西的农村信用社,个别乡村不通公路,信贷员骑自行车深入农户中间,了解农户的资金需求和收益状况,农信社放款都能及时收回。实践证明,中国农民是值得信赖的,金融机构应该把农民看作是一种正资产,是有利可图的客户。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即使繁琐,也必须要做”
为改善农村金融环境,田东县今年初大力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Calum G. Turvey教授对此高度评价:这是一项意义十分重大的基础性工作,即便征信的过程繁琐、复杂一些,也是必须要做、值得去做的。政府、银行、农户都能从信用建设中受益。发达国家非常重视个人信用,信用评级低的,寸步难行。
他以自己为例。他从加拿大移民美国,信用纪录必须重新开始。尽管是康奈尔大学的全职教授,但银行最初给他的透支额度仅500美元。为了获得更高的信用等级,Calum G. Turvey教授不断地向银行借钱、还钱,累积信用纪录。之后,银行才逐渐提高他的透支额度。
“补贴农民,提高抗风险能力”
为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三农”,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Calum G. Turvey教授认为值得商榷。他说,美国没有针对农村金融的财政奖励和利息补贴制度,美国金融机构对高风险的农户贷款,可要求政府提供担保;金融机构也可发行债券,由政府担保,以更好地向农户放贷。Calum G. Turvey教授表示,补贴银行也降低不了风险,不如补贴农户,帮助农户提高抗风险的能力,增强农户对银行的吸引力,可能更有意义。
“田东改革已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经过两天的考察,Calum G. Turvey教授评价,田东的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已有了一个好的开始。他说,在田东农村金融市场上,新的机构已经进来,如田东北部湾村镇银行,或自身培育了新的机构,如农村资金互助社,促进了原来市场的竞争。田东农村合作银行仍然是服务农村的主力,但更主动地改善工作。各金融机构都能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认真对待广大农户。他高兴地看到,通过小额信用贷款或互联互保的方式,田东已有越来越多的农户获得金融资源。
新闻推荐
学习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精神本报记者吴家跃本报通讯员蔡雪路黄梅核心阅读: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的增强广西实...
田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田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