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田东讯 田东县着眼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狠抓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客运网络,有力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尤其是去年以来,该县围绕“打造中国西部强县、争创科学发展先进县”目标,把加强农村交通设施建设和发展农村客运作为重中之重,倾力改善老区民生,群众出行条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是过去田东农民“出行难”的真实写照。为此,该县把村村通水泥路建设作为解决“出行难”的突破口,2008年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95条总长628公里、总投资1.884亿元的通村水泥路,力争到2010年底实现“全县所有行政村通水泥路”目标,达到东部地区农村公路同步水平;并启动“项目攻坚年”活动,通过常委领题、上下联动、现场办公等方式,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去年至今,全县先后开工建设54条378.4公里,现已竣工23条109公里,通硬化公路行政村达89个,占总数55.3%,惠及人口23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用老百姓的话说:田东农村公路的变化1年相当于30年。
与农村公路快速发展相比,田东的乡镇客运站建设显得相对滞后,2006年前全县甚至没有一个乡镇客运站。针对群众出行的迫切需要,该县把农村客运站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通过科学选址、合理布局,以及高效的征地拆迁工作,目前该县已完成投资近600万元,相继建成思林、那拔、林逢,朔良、义圩等乡镇客运站,明年将实现“100%乡镇建有客运站”目标。与此同时,该县在人流相对集中、便于乘客上落的地段兴建便民候车亭,使群众候车不再遭受日晒雨淋。
随着农村客运网络的日臻完善,田东县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农村客车的通达率和覆盖率。今年前11个月,该县新增5条农村班线,延伸5条农村班线,新增和延伸4条公交班线,通达城镇周边中心村屯、厂矿企业等。目前,该县开通农村客运班线41条,投入农村客运车169辆,平均日发班车411班次,为群众的出行提供了便捷、舒适的乘车条件。为使农村客车开得起、留得住,该县对运行乡镇至村屯线路的9座以下农村客车,落实减免税费、企业管理费等优惠政策;同时,严厉打击“黑车”非法营运行为,切实维护农村客运市场的良好秩序。
(农大喜 韦文孟)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覃柳丹田东,二芽码头,脚下滔滔的右江水,依旧回荡着80年前那场让右江大地革命风雷乍起的“第一枪”。80年后,田东,这片先烈们浴血奋战过的土地,亦一马当先,以百色起义精神为动力,迸发...
田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田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