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韦鹏雁 本报通讯员 刘廷智
1930年,旧中国民不聊生,群众盼有一块安身立命的土地。于是,邓小平与韦拔群一起,在东兰县武篆镇东里屯建起“共耕社”。
2003年,老区人民盼幸福生活。于是,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打响,22亿元投资、7万多个项目,让老区展翅腾飞。
2010年,秋冬春连旱,老百姓盼一汪清水。于是,有了大石山区农村引水工程建设大会战,解决100多万人饮水难。
时间跨越,宗旨不变。回望90年历史,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
走马河池、百色、崇左这一片片红色土地,处处看到党员干部造福人民的生动场景。
解民生赢民心
“共产党的干部就是不一样。”回忆去年大旱,东兰县东兰镇下见宜屯老人孙继宁深有感触。
77岁的他一生遭遇3次大旱:1947年时无人问津,自己翻山越岭找水;1992年,党委、政府组织群众自救,到附近屯挑水;2010年,党员干部送水上门,大旱过后,屯里建起大水柜,够乡亲们喝半年。
抗旱中,哪里缺水,就有党员的身影;治旱中,哪里有项目,就有党旗飘扬。
“党和政府要帮我们修水柜,我要回去。” (下转第六版)
(上接第一版)2010年4月,在贵港务工的东兰县长乐镇卡情屯党员王长云毅然辞工回家。他组织全屯11名党员,组建党员标兵服务队,并组建返乡农民工突击队和亲戚服务队,率先在全县建成15座家庭水柜。
东兰县直属机关117个党支部和14个乡镇机关党组织,与149个村党组织结成大会战项目共建对子,2580名党员干部深入一线,每一个项目都有党员帮扶。在党员的带头下,东兰各族群众倾情投入,兴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399处,家庭水柜4600座,解决5.7万人饮水难。
党心连着民心。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相继在革命老区实施边境、东巴凤、大石山区五县、桂西五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等民生工程,解决老区群众最关切、最实际、最困难的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使老区基础设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党组织的“灯塔”一座座亮起。各级党组织搭建了一个个惠民平台:河池市“万名干部进万屯访万户”,1.66万多名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1.37多万件;百色市“城乡互动,先锋通行”,实现城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崇左市把惠民作为抓基层党建工作的根本落脚点,开展“惠民党建”活动……
办民事顺民意
农事村办,我区基层党建的一块闪亮招牌。
谈起这项制度的起源,百色市委组织部负责人用一句话总结:“为了方便群众。”
2005年百色市183个乡镇撤并为133个,减少27.3%,干部减少14.7%。机构和干部减少,乡镇管理区域扩大,一些边远村屯群众到乡镇办事,十分不方便。在田东县,原来的祷午镇并入林逢镇后,最远的村屯距离镇政府100多公里。群众大为头痛:“办事来回一趟要两天,有时找不到办事人,急得想哭。”
农事村办,让群众有事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百色通过在群众居住比较集中的中心自然屯,设立服务站、服务点、服务户,形成覆盖农村的县、乡(镇)、村、屯、户五级工作网络,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现“证照村里办,补贴村里发,矛盾村里调,小病村里看,信息村里问,农资村里买,书报村里读”。
走进田林县八桃村“农事村办”服务站,村民岑理坤前来办理危房改造救济申请手续。值班干部当场受理,并立即到他家调查核实情况。1个多小时就办好手续,领到补助款。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
“农事村办”成为惠民便民的民心工程,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纽带。推行“农事村办”以来,为群众办理“农事”59.5万多件,服务群众564万多人(次),让老百姓“少跑一趟路,少进一道门,少走一道程序,少找一个人,少花一点钱”。同时,变群众登门“求我办事”为党员干部上门“为民服务”;变群众“往上跑”为党员干部“向下走”,培养了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增强了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感召力。
建机制保民安
“要下暴雨了!”2010年5月29日,强降雨预报传到河池市南丹县吾隘镇。
“立即启动基层党组织应急自救机制!”镇党委第一时间作出决定。31日夜晚,特大暴雨袭来,各方应对有序。洪水引发泥石流,300多人的“党员应急自救突击队”投身抢险救灾最前列。
河池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应急机制的探索,逐步形成以“一个预案+一本手册”(《河池市基层党组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河池市基层党组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指导手册》)为内容载体,以“三定三当”(“定员、定岗、定责”和“当时、当地、当场”)为核心主体,以“六有两规范”(有机构、有队伍、有预案、有教材、有培训、有装备,规范台账管理、规范考核评价)为基本要求的基层党组织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
目前,河池已成立基层党组织应急机构2492个,覆盖全市90%以上的行政村,在120多场次急难险重任务中,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8.5万人次。
新闻推荐
本报百色讯(记者/徐顺东)11月16日至17日,在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北海陪同下,中宣部副部长申维辰到百色市就爱国主义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考察调研。申维辰要求,百...
田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田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