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 靖西新闻 田阳新闻 田东新闻 平果新闻 德保新闻 那坡新闻 凌云新闻 乐业新闻 田林新闻 西林新闻 隆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百色市 > 田东新闻 > 正文

“养殖长廊”助农走上创业致富路□本报记者 陈伟玲 通讯员 潘明玉 岑春生 文/图

来源:百色早报 2012-07-06 01:22   https://www.yybnet.net/

凌灵在照看自己的鸡  

林下养鸡是许多回乡创业人士的首选,最近又成了田东县印茶镇许多农户闲聊的热门话题,因为该镇利用开展“四联”党建活动的契机,结合自然条件等因素,建立了“公司+中心农户+基地”的养殖管理模式,已有许多农户加入并成功创业致富。

这给许多想要回乡创业、在资金和技术上存在困难的年轻人带来了机会。许多人跃跃欲试,大胆的人已经投身其中,并获得成功。24岁的凌灵就是其中之一。目前其养殖规模达到20000多羽,预计年收入可达10万元。

资金不够,创业梦想搁浅

记者到访的当日下午3点,凌灵巡视了一番鸡舍,带了一袋鸡蛋回到宿舍。他的鸡一天只需要在早上和下午分别喂一次,其余的时间,鸡会自己到树底下觅食,凌灵只要偶尔去查看一下,捡捡鸡蛋就行了。

这样轻松的生活,凌灵3年前想都不敢想。1988年出生于印茶镇新建村江法屯的凌灵因家庭经济等原因提前结束学业,初中毕业后就不读书了。

2008年,凌灵前往广东打工。“进过很多厂。”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凌灵在广东做的是普通的活儿,但付出的劳动和收入却不成正比。

“累得很,一天到晚都是加班。”凌灵的工资不高,除了吃饭和日常花销外,所剩无几,甚至连回家的路费还得打电话向家里要,为这事母亲没少说他。

“打工真的没什么大前途。”2010年,凌灵回到家里。他开始琢磨要自己做一些事情。

做什么呢?搞林下养殖吧。正好家里有场地,地形也适合养鸡。可是,没有任何积蓄的凌灵无从下手。此时,母亲决定拿出积蓄帮儿子一把。

“有3万块这样吧。”凌灵说母亲掏出了所有的积蓄来支持自己创业。但是资金有限,鸡舍建到一半就搁浅了。

政府帮助,成功建立养殖场

怎么办?正在凌灵一筹莫展时,叔叔凌文田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我叔叔说,现在林下养鸡,政府有补助政策。”对政策不甚了解,加上资金不足,凌灵选择跟叔叔合作一起创办养殖场。

“我们找到了镇政府。”凌灵说,印茶镇政府得知他的创业困难后,通过政策扶持解决了资金问题,又帮助他与大型养殖企业建立了联营关系。

“我和叔叔,加起来有七八万的资金。”凌灵说,建设整个养殖场总共投入了38万多元,大部分资金通过政府帮助向银行借贷得来。有了资金,凌灵和叔叔合作的养殖场很快就建立起来。他们的养殖场也于今年3月投入使用。鸡苗和饲料由养殖公司运送,凌灵和叔叔负责看管和喂养。

“每批鸡要养100~110天。”凌灵的养殖场就在他的家乡印茶镇新建村江法屯,共有3个鸡舍,总面积达到5000多平米,存栏土鸡20000多羽。目前,第一批鸡已经出栏,这批鸡有1万只。凌灵告诉记者,一只鸡的养殖利润有3元左右。以此为计,凌灵的养殖场每年有3~4批肉鸡出售,年收入可达10万元。

“养殖长廊”,助农走上创业致富路

“比打工好很多。”凌灵说,有了自己的事业,以后再也不用到处去给别人打工了。

田东县印茶镇新建村的很多村民也看中了这点,放弃打工,选择回乡创业。该镇政府以实现联富共富为目的,看准这一机遇,并利用开展“四联”党建活动的契机和新建村沟壑、草山草坡、林地等天然多产的青草、昆虫、蝇蛆、蚯蚓的自然条件,打造养殖长廊,通过饲养本地土鸡,提高肉鸡品质,提高养殖利润,促进农民增收。

“我们在中间搭桥,主要是服务群众。”印茶镇政府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镇为壮大林下养殖业,辐射带动周边群众联营联富,通过联系养殖公司和农户,由中心农户带动养殖户连片提供养殖基地,养殖公司提供鸡苗、技术管理、养殖投入和销售,促进两者的合作,保证农户的养殖利益。

为帮助养殖农户解决资金困难等问题,印茶镇积极引导农户以“联富”的方式整合分散的资金,盘活闲置资金,优化资源,解决扩大生产的资金问题,提高抵制市场风险的能力,并通过协调帮助农户借贷资金,解决水、电和路的问题。

此外,该镇还免费培训养鸡专业技术人才155人。目前,全镇已有刘德飞、农良永、苏立敏、刘春桃、麻高志等养殖大户30多户;凌灵、李华兵、黄民坚等返乡农民工加入了林下养鸡的队伍,计划在达寒江沿公路两旁投资新建鸡舍9600平方米;已建成养鸡专业合作社1个,在建的林下养鸡集中区2个;新建村江法林下养鸡集中区今年计划吸纳5户养殖户“入联”联营联富,新建15栋鸡舍,鸡舍面积将达到10000平方米以上的超大集中区,预计年出栏优质林下生态鸡33万羽以上,产值达100万元以上。

新闻推荐

一封飞出大山的信 一支来自中南海的钢笔 ——张玉玲讲述和“吴爷爷”的故事 □本报记者 周厚雪 文/图

张玉玲展示吴爷爷送给她的钢笔。  7月2日,一份来自北京的礼物——一支钢笔经由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送到了田东并交到了田东县作登瑶族乡陇穷村女...

田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田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养殖长廊”助农走上创业致富路□本报记者 陈伟玲 通讯员 潘明玉 岑春生 文/图)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