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与群众过元宵
□本报记者 陈 媛 文/图
“啪啪啪”一朵朵烟花绽放在田东县朔良镇六羊村那坡屯上空,划破了夜空的宁静,村里的孩子们互相嬉戏,蓝色的帐篷里妇女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拉家常……昨日,记者走进那坡屯,发现这里就像没有经历过地震一样,温暖而又和谐。
地震知识问答会
当天傍晚6点半,在搭建救灾帐篷旁的一块空地上,田东县委书记王军与那坡屯村组干部、治安巡逻队员、村民代表等围坐在桌子旁,品尝村民自家的农家菜和热腾腾的元宵。“晚上睡得暖吗?都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吗?一切都有政府的帮助,请大家安心生活……”王军非常关心村民的生活。村民黄秀边说,自从2月20日发生地震后,她们一家都搬至帐篷居住,每天都睡得好吃得饱,与之前的生活没有什么两样。
据了解,20日凌晨3时21分,发生4.5级地震时,村民们都能有序地从家里撤离至这一片空地上,没有出现恐慌、混乱的场面。
饭桌前,对于地震时如何逃生,大家都争抢着回答。村民黄大哥说,遇到地震不能恐慌,要冷静。“如果来不及跑,躲到卫生间里会比较安全。”60岁的王奶奶说。大部分村民都表示从电视、报纸及日常宣传中得知不少逃生的知识,所以在紧急情况下会冷静面对。
就业咨询培训会
20世纪90年代初,村支书杨忠义去广东打工后积累了不少经验,在广东自办工厂,带领了不少年轻人外出打工,但由于他们的文化水平都不高,收入微薄。面对村民的困惑,县委书记王军说:“必须增加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村民张希呈外出务工已经有3年了,可是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工资也没有增长,现在听说田东县职业学校开设汽车维修这个专业,立即表示想学这一技术。
据了解,该县为了解决农民工就业难问题,在职业学校开设了汽车维修、家政服务等10多个免费培训项目,让农民工在自家门口就可以得到培训。“出去打工就是随波逐流,没有技能,所以也就那一点钱。”这是村民李腾雨最深的感触。现在得知有了政府扶持的就业培训,很多村民都非常高兴,“有了就业培训,我们外出打工也多了一份自信。”
自娱自乐“演唱会”
晚上8点,大家吃饱喝足,小伙子杨军把自家音响搬到空地上,“你是我心里永远的牵挂……”一曲《最炫民族风》回荡在那坡屯的上空,有些村民忍不住跳起了“不规则”舞蹈,不管旁人如何“取笑”,依然“我行我素”。
今年56岁的杨忠荣老人从小自学二胡等乐器,他也“隆重登场”,演奏了很多首老歌。他的儿子杨军则拿起话筒伴唱,这对父子组合首次合作就博得了阵阵掌声。不一会儿,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了“演唱会”中,有的村民第一次拿话筒唱歌,显得有些腼腆,但是大家的笑声与歌声融在一起,逗乐了不少孩子。
老人们围坐在火盆前,拉家常,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烟花的无限绽放、鞭炮的幸福响应、嘹亮的歌声,这一切都不像地震曾经来过。
新闻推荐
残障人士获赠爱心轮椅 □本报记者 陈 媛 通讯员 黄正西 文/图
图为田东县残障人士坐上爱心轮椅的情景。4月17日,台湾同胞、香港同胞、香港众善堂有限公司一众爱心人士在田东县东园宾馆门口开展助残献爱心活动,向该县残疾人捐赠...
田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田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