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东县思林镇龙包屯新建起不少乡村别墅
■本报记者 凌剑伊 文/图
团圆年,年团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记者的老家就是革命老区百色田东县,过年这几天,城里城外,贴对联、贴福字、挂红灯笼;杀猪、杀鸡、宰羊的,赶圩、进超市、办年货的,好一派红红火火的新春景象。自去年5月份全区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以来,田东县的乡镇村屯将发生怎样的改变?记者决定一探究竟。
见闻之一 村里新建的洋房多了
一栋栋在村边新建的房屋,有平房,有瓦房,有别墅,虽然看上去不那么整齐,风格也不尽相同,有些甚至还没有开始装修,但乡亲们说起这些新盖的房子,十分的自豪,“今年春节,村里最大的变化是新房多了,回来过年的人也比往年多了”。
卢文忠的家在思林镇龙包屯,他说,以往很多在广东打工的人,过年过节都不愿意回家乡,即使回去,顶多“围炉”(即吃年夜饭)之后便又重返打工地。主要原因就是老家房子太小。如今,这种现象慢慢变少了。卢文忠的四层“别墅”就在村口,远远看去,外墙面砖的色彩搭配平实而不张扬,却又因庄重而显得高档。他说,家里有4个兄弟,逢年过节老老少少都回来,原来的瓦房显得很拥挤,生活起居很不方便。去年下半年,兄弟凑钱盖起了这幢房子,共有11个房间,现在就算是来了亲戚,也完全住得下。
在他的邀请下,记者走进他家的院子,这是一幢占地约150平方米的楼房,每层都有20多平方米的起居室,一楼有厨房、卫生间,在楼顶凭栏而立,前方有条小溪流淌而过,东边不远处有棵将近百年树龄的榕树,极具诗情画意。
田东县思林镇龙包屯是个人多地少的行政村,属经济欠发达区域。近年来,这里的人穷则思变,光靠粮食作物无法致富,就外出务工,或从事其他行业,如建筑工。这两年,不少人靠承包民居筑造有了一定的积蓄。卢文忠说,现在工价较高,一个搅拌混凝土的小工一天都有150元收入,大工则要200元以上,加上省吃俭用,一年下来能存不少钱。存下钱之后,他们就回到老家盖房修路,改变家乡的面貌。
见闻之二 田间地头垃圾少了
以前,农民也已经形成了将化肥包装物、农药包装物、残旧农膜和废旧秧盘随手丢弃在田间的习惯,这不仅破坏了生产环境,还对土壤造成了污染。
如何有效处理这些垃圾?田东县通过实施蔬菜标准园等项目,在蔬菜种植规模较大的乡镇屯建设蔬菜废弃物堆沤池,通过沤池处理,将蔬菜废弃物转化为生物有机肥料,进而有效解决蔬菜废弃物对生产生活环境的污染问题。
“除了对蔬菜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循环利用外,我们还通过实施建筑垃圾覆土造地种蕉的处理模式,有效解决建筑垃圾乱堆乱放问题,这在其他地方可是没有的。”田东县文明办主任陈继路说。
为了既能合理处置农村建筑垃圾,又不占用农民的土地空间,该县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建筑垃圾覆土造地,即在建筑垃圾上面覆盖一层土壤,然后再在上面种植农作物,这样对土地空间进行了充分利用,又有效解决了建筑垃圾乱堆乱放的问题。据悉,目前,该县已把祥周镇、平马镇环城路段和田东—德保二级路段作为试点开展建筑垃圾覆土造地的区域。
新闻推荐
草莓基地鲜红的草莓香气袭人本报记者 凌剑伊摄本报讯(记者 凌剑伊)2月19日中午,春风和煦,风和日丽。在百色市田东县祥周镇黄卢平的“家庭农场”果蔬采摘园里,春意浓浓,鲜红的草莓挂满...
田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田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