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 李奕乐)昨日,记者从南宁全面推进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南宁欲在百色田东农村金融改革的基础上,打造南宁市农村金融经济升级版。根据各县区情况,做好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大力投放ATM机、POS机等自助服务终端,出台地方特色农业保险支持政策等工作安排。
农村金融是驱动“三农”发展的关键枢纽环节。南宁作为广西首府,近年来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农村金融仍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最为薄弱的一环,农村资本不足、信用缺失和融资困难等问题成为制约南宁市农村经济深入发展的瓶颈。据悉,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大幅增长,不良贷款大幅下降的田东模式,正好给了南宁“三农”改革一个很好的学习契机。
田东县自从2008年农村金融改革以来,整个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区生产总值2008年达43.37亿元,2013年则达到113.55亿元,年均增长21.22%;财政收入由2008年的6.37亿元增长到了2013年的15.47亿元,年均增长19.42%;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的3363元增长至2013年的7324元,年均增长16.8%;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0.5%左右,大大低于全区平均水平。
为此,会议指出,南宁各县区、相关部门必须强化以下方面工作。
必须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推进涉农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做好农村村信用体系的建设,引导银行金融机构根据客户信用等级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完善农村惠普金融服务网站,推进农村金融网点和支付系统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大力投放ATM机、POS机等自助服务终端,拓展银行卡取款点,方便农民;积极推动农村林权、土地承包管权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三权”确权工作,确保金融机构创新抵(质)押担保方式,开展农村住房财产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等抵押贷款业务,盘活各种生产要素;做好农村保险工作,制定出台地方特色农业保险支持政策,创新特色险种,力争2016年南宁市农业保险规模处于全区前列;做好农村惠农担保体系建设,争取突破县城担保体系无突破口的现状;做好农村金融辅导员队伍建设,由乡村“第一书记”、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来担任辅导员一职,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施静 记者 陈蕾)3天时间,孩子们拥有了许多“第一次”:第一次接触口风琴,第一次用颜料在石头上涂鸦,第一次亲自动手制作手工航模。从7月15日到17日,安利广西志愿者协会联合方舟公益以及...
田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田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