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爸爸妈妈的怀里,听着各种神奇的故事入睡,是很多城里孩子童年的温暖记忆。然而,这对于农村小学的寄宿生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幻想。不过,现在他们也可以像城里的孩子一样,听着童话故事甜甜地入睡。2014年,经广西壹晟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牵线搭桥,北京歌路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百色市教育基金会达成合作协议,在百色市农村寄宿制学校开展“新1001夜睡前故事陪伴农村寄宿制孩子健康成长”项目,目前已先后在全市12个县(市、区)174所农村寄宿制学校铺开,为百色市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进一步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故事很好听,每天都好期待”
“从前,有一个小裁缝,他是个善良而平凡的人。有一天他出去旅行,来到一片大森林,由于不知方向,迷了路,这时天又黑了……”课间十分钟,田东县祥周镇布兵小学六年级学生黄霄霄和几个同学在乐滋滋地谈论着昨晚播放的睡前故事《水晶棺材》,“裁缝叫醒了水晶棺材里的小姐,把巫师杀死了,还救了她的哥哥和仆人们,最后他们结婚了。”黄霄霄告诉记者,自从学校安装了广播播放睡前故事,她每天晚上就早早地洗漱好躺到床上等着听故事。“故事很好听,而且都没有重复,每天都好期待。”黄霄霄说。
记者了解到,去年7月布兵小学成为田东县第一批开展“睡前故事”项目的学校之一,学校分别在每一间宿舍安装了一个音箱,总共30个。去年9月秋季入学,每天晚上9点至9点10分,310名寄宿生便可以伴着神奇动听的故事入眠。
说到最喜欢的故事,作登瑶族乡中心小学同学们纷纷抢着报故事名:“狼和七只小山羊”、“森林中的三个小矮人”、“电话那头”……六年级学生阮晶晶最喜欢的故事则是《爱丽丝梦游仙境》,她上周的周作文还特别写了《最喜欢的“睡前故事”》,“老师夸我写得很生动!”阮晶晶开心地说。该校五年级的蒙艳婷也告诉记者,听到不会的成语第二天会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对写作文很有帮助。还有学生表示有的故事让他懂得做人,孝敬父母。
“现在孩子们都会自觉上床听故事”
布兵小学校长辛华尚告诉记者,小学阶段没有晚自习,晚上学校会播放电影,到睡觉时间,大多学生会遵守纪律乖乖回宿舍睡觉,但有一些调皮的孩子会在校园里打闹,就算回到宿舍,也嬉闹不停,不肯安静睡觉。“以前每天晚上都要催孩子们抓紧洗漱上床睡觉,有时候说多了孩子们也不爱听。现在好了,每天晚上9点前,孩子们都会乖乖地去洗漱,自己爬到床上等着听故事。”
11月,作登瑶族乡中心小学校长到百色市参加百色市教育局举办“新一千零一夜”睡前故事培训活动后,于3个周前才开始给寄宿生播放睡前故事,这么短的时间,学生的变化却让该校的老师甚是惊喜。该校李祖本老师告诉记者,实施撤点并校政策后,乡村小学大多都并入了中心小学,学校的寄宿生随之也增多,学校目前有316个寄宿生,作息纪律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现在学生听话多了,晚上9点打睡觉预备铃后就上床躺着听故事了。”李老师说,“我们学校有些低年级的孩子,本来晚上入睡还挺快的,但自从新一千零一夜故事开播以后,他们总是害怕落了故事的结尾,每天晚上都要撑着听完才睡觉!”
除了作息纪律变好了,这两所学校的老师们纷纷表示,睡前故事也让孩子们更加开朗,还增长了孩子们的见识,增强了想象力。
用故事陪伴孩子成长
“很多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会有些孤僻,这些寄宿生一两周甚至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住校学生多,加上学校教师编制和现有人手的不足,老师无法顾及到每一位寄宿学生的身心需求,实施睡前故事这个项目,让孩子们在学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田东县教育局副局长韦雄波告诉记者,该县第一批实施睡前故事项目的12所学校已经投入使用,目前第二批8所学校正在筹建中。
近年来,为了摆脱贫困百色市农村地区群众纷纷外出进城务工,很多家长因无遐照顾只能把孩子留在家乡上学,并选择让孩子寄宿学校,导致农村寄宿学生数量激增。据统计,目前百色市农村寄宿制学生已经超过50万人,在一些农村学校,住校生比率超过50%。“如此庞大数量寄宿生群体的教育和生活管理,成为我们当前教育管理工作一项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百色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北京歌路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百色市农村寄宿制学校实施‘新1001夜’项目,通过采取睡前故事陪伴孩子健康成长的主动干预方式,提高睡眠质量,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为广大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进一步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是解决当前百色市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教育和管理难题的一项有效举措。”
新闻推荐
截至2015年11月30日,去年百色市民提取公积金达10.12亿元,贷款6.6亿元—— 公积金惠民政策圆了市民住房梦 □本报记者 罗 霞
开栏语
...
田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田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