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的百色,风起云涌。
继前一年把统治广东数年之久的旧桂系军队驱除出境之后,粤军继续进军八桂,战火烧到左右江,旧桂系军阀陆荣廷避走安南,各地自治军林立,众多土匪也蠢蠢欲动,乱糟糟的环境中,却在酝酿着新的变局。
百色,地处滇黔桂之交通要冲,素来客商云集,为桂西北政治经济的重镇,是西南通海大通道之一。民国初年,云南贵州的大量鸦片经过百色中转,让百色这座小镇影响力暴增,成为扭转广西政局的关键。
1921年,旧桂系与后来的新桂系在百色彻底决裂,黄绍竑、白崇禧从这里溯江而下,后与驻扎在玉林的李宗仁合并,投靠孙中山的广州国民革命政府,横扫八桂,统一广西,成为一支左右全国政局的重要力量。
这一切,都跟百色这个地方有着深厚的渊源与密切的联系。
模范部队到百色
宣誓禁烟受欢迎
1921年,桂军被粤军驱除出广东后,陆荣廷把马晓军的模范团(原模范营)派到百色驻防,表面上嘉赞他们剿匪有功,让他们来百色禁鸦片,而实质上是担心这帮军校出身的青年军官与有革命气息的粤军相勾结。
广西陆军模范营成立于1917年,官兵大多以保定军校、陆军大学等新式军校毕业生为主,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接受革命教育,朝气蓬勃,在“护法”战争、左右江剿匪、由粤返桂战争中均有不俗的表现,在桂军中堪称“模范”。
模范团的到来,可以说是百色迎来了历史上第一支军事素养高、纪律好的部队,为什么这样说?原来在百色这个地方,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分田州地设厅制,迁思恩府理苗同知驻百色,谓百色厅。驻扎百色的清朝部队,是绿营(汉族部队,兄终弟及、父没子续的家庭世袭部队,久了就自然成老爷兵),这些军队是专门用来镇压少数民族群众,“理苗”二字,顾名思义就是专门用来管理(镇压)苗族(包括瑶族)同胞的。后来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又有乡团“勇营”和脱胎于绿营、勇营的巡防营(择其精锐而成)。
辛亥革命后,广西也改头换面宣布“独立”,加入国民政府,但是部队的里子没有变,官兵还是那些人,旧桂系首领陆荣廷是土匪受招安靠巡防营起家的。据说陆荣廷提拔军官,尤重土匪和巡防营出身。
因此,军校毕业生回到广西,不受重用,当时有“非龙非马,不平不鸣”之说,意思是说军校毕业生不是龙州、马平、桂平、武鸣四个县(旧桂系各巨头的故乡)的人都弃而不用,用也不重用。
后来这些毕业生越积越多,迫于形势压力(外界谴责广西假革命),才成立广西陆军模范营,用来做门面,让日本军校毕业的士官生马晓军(广西第一个留学日本的士官毕业生)当营长,黄旭初、黄绍竑、白崇禧、夏威、韦云淞等后来的新桂系首脑人物多在该营当连级干部。
1921年的百色,鸦片贸易发达,“无烟(鸦片)不商,无商不烟”是当时烟与商的真实写照。当时能够驻扎百色的部队,都跟烟商勾结在一起,甚至派兵护送鸦片,大发横财。若非旧桂系高层亲信或心腹,是不能在百色这个地方当官的。
模范团来到百色后,就开会宣誓禁烟,军容整齐,很受地方民众欢迎。一营(原模范营,另外两个营已调去柳州跟粤军作战)的白崇禧连驻扎剥隘河禄丰、罗村口一带;黄绍竑连驻田林(当时叫田西),余部驻百色城内外。
模范团被缴械
与旧桂系彻底决裂
白崇禧驻军云南烟土运输要津,烟商贿赂不成,其上司马晓军暗示也不成,就决定从他的部队入手。当时,刚好马晓军招了一批容县老乡组成一个排编入白崇禧连,烟商(其中有土匪)就活动到这个排的新兵小头目,趁白崇禧进百色城开会闹兵变,胁迫新兵携走枪械及白崇禧心爱的黄马,跑进八角山。白崇禧听到兵变,匆匆赶回,带兵追赶了3天,才把多数新兵及枪械追回。
经此一变,有人提醒白崇禧,让他学黄绍竑,禁烟宽松一点,但白仍“大不以为然”。不久,粤军沿右江打散自治军(粤军入桂后,陆荣廷的旧部都自称自治军)到百色,当时,陈炯明一心想搞“联省自治”,不配合孙中山大元帅的桂林大本营北伐。陈、孙有间,马君武被革命政府任命为广西省主席,团结广西新派力量建设广西(自治),驻扎百色的模范团被以马君武为首的省政府任命为田南警备部队,马晓军任司令。
马君武本靠孙中山、陈炯明撑腰当广西省长,孙中山大本营改道江西北伐,粤军大部退回广东,广西境内自治军卷土重来,省议会也推荐陆荣廷善后广西。这种形势下,已经接受新政府认命、在百色只有2000多人的模范团(来到百色后又补充新兵,白崇禧、黄绍竑都升了营长),被自治军视为桂军的“反骨仔”(接受马君武认命之故),处在刘日福、陆云桂、马玉成等多股自治军的包围之中,形势岌岌可危。
一天,趁模范团军官赴城中开会之机,自治军攻进城内,将城内外的模范团缴械,马晓军、黄绍竑都被抓获,白崇禧、夏威、陈雄等逃脱,趁夜色跳出城外,召集驻禄丰及韦云淞的部分部队约300人跑经田林去贵州南龙投靠保定同学刘莘园、陆荫楫。黄绍竑则差点被刘日福杀掉,他“想尽种种办法”,托陆华甫、刘宇臣进言刘日福,又花了很多钱才保住一条命,后来化装隐蔽,昼伏夜出潜到昂里黄锦威家住了数日。得知白崇禧已去了贵州,赶不上了,黄绍竑又去到黄兰乡(凌云地界),争取得当地土豪黄炳煊、岑润博地方武装的支持,纠集了约1000人(枪)。
不久,白崇禧率部渡过南盘江进攻击败西隆州自治军,反攻百色,与黄绍竑会师,顺右江而下,驻扎恩隆平马(今田东县城)。
因为当时没脱离自治军的包围,驻桂粤军及马君武省长也准备退回广东。白崇禧因脚伤(在南盘江边跌伤的)坐船去广州疗伤,部队由黄绍竑实际指挥。当时,有部分军官建议向自治军投诚讨活路,但黄绍竑坚决反对。
从那一刻起,模范团彻底跟旧桂系决裂了。
官商勾结卖鸦片
白崇禧卓尔不群
1921年的百色,当地官商勾结做鸦片生意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当时商会会长就是百色最大的烟商,模范团到百色宣布禁烟,当地官商很“欢迎”,经常跟军官喝酒套近乎,流连在花艇酒肆之中。
“我自到百色不久,即开始以武装护送鸦片烟土,抽收护送费,与烟帮头子陆华甫、刘宇臣、蓝宝南等及各县土豪劣绅搞得很熟,并与陆华甫结拜为兄弟。”黄绍竑后来回忆说,他们经常上花艇喝花酒,一起抽大烟搞赌博,可谓夜夜笙歌,好不快活。
这时候,只有一个连长卓尔不群,这人正是白崇禧。白崇禧是回族人,穆斯林教徒,他严厉打击烟商,不为烟商诱惑所动。以至于,当地官商活动到百色道尹黄成槁(陆荣廷的武鸣老乡,颇具声势),让警备队长拿着道尹公署的封条去云南剥隘买烟土,伪装成道尹公署查封之烟土运回百色,途经罗村口时,早已被白崇禧的部队探悉。到禄丰时,白部架起机枪,强行缴烟,警备队长拿出道尹公署封条称是在滇桂边境缉私查获,不是私烟。白崇禧早已料到,遂拿出他们购置烟土的证据,并说:“云南允许种烟,怎么能说是查获,何况你一个百色警备队长有什么权力到云南查缉烟土。”队长理屈词穷,跪下磕头喊饶命,白崇禧遂没收烟土,分别电告谭浩明、马晓军、黄成槁原委,将烟土原封不动押回百色。因为当局一贯声明禁烟,所以黄成槁等人对白崇禧此举无可奈何。由此可见白崇禧这时是坚决禁烟的。
至于马晓军,他本容县大户人家的纨绔子弟,早已跟当地官商打得火热,全盘接受烟商的烟土美女了,不然黄绍竑也不敢那么大胆,其他官兵更不在话下,也捞了不少钱。
蓄须立志向东去
横扫八桂统一广西
模范团被自治军缴械,军官们都很悲痛,检讨时都认为部队经不住烟酒色诱惑,搞垮了部队斗志,黄绍竑更是把被缴械视为平生奇耻大辱,也深知鸦片之害,决心戒烟,并蓄须立志——发誓不清除自治军绝不剃胡须,人称“胡须佬”。
在平马决心与自治军(旧桂系)决裂后,马晓军遇事不决,躲躲闪闪,部队由黄绍竑直接指挥,顺流而下,打破自治军的重重阻扰,抵达南宁。因马君武及粤军也在撤走,又东进到钦、廉一带(当时属于广东),后辗转到玉林,与驻扎玉林五属的李宗仁部队合作,到黄绍竑的家乡容县驻防。
最后,随着革命潮流的风起云涌,黄绍竑通过白崇禧、陈雄争取得广州革命政府的支持,占领梧州,以梧州、玉林为根基,横扫八桂,统一广西,时人称“李、黄、白”集团,也叫新桂系。
后来,他们在北伐问鼎中原与后来抗日战争中都为中华民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命运也始终跟百色这个地方有着紧密的联系。那么,到底是怎样的联系呢?请继续关注本报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田东讯
男子唐某在冒充田东县城街上的人非法网购枪支后,回到20多公里外的深山老家打猎取乐,以为这样就可以躲过公安机关的追查,没想到还是...
田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田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