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 靖西新闻 田阳新闻 田东新闻 平果新闻 德保新闻 那坡新闻 凌云新闻 乐业新闻 田林新闻 西林新闻 隆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百色市 > 田林新闻 > 正文

北路壮剧在田野中顽强生长

来源:广西日报 2012-05-10 19:17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林雪娜

业余剧团 自娱自乐自力更生

4月末的田林县文化广场热火朝天。与往年相同的是,这里正在举行壮剧节;与往年不同的是,这里不再是明星的舞台,而是全县民间壮剧团的展演。记者混进业余剧团之中,看着他们从白天唱到夜晚,跟他们聊聊生存之状。

八桂瑶族乡弄瓦村壮剧团,是田林最大的村屯剧团之一。一般一个剧团顶多30多人,这个剧团就有50多人。团长罗向敏颇为自豪地说,“我们一搞就是大戏,一出就出40号人马!”如此庞大的队伍,也有尴尬的时候。“因为人多,有的村想请我们去演出,但怕招待麻烦,就不敢请了。”这样一来,他们就想办法出新小戏,“一出几号人马,轮着轻装上阵!”

相比一个大的业余剧团,六隆镇洞弄村则是田林剧团数量最多的村屯,这个村有5个业余壮剧团。“一个队装不完,就接着建一个队,就这样一个接一个,建到了5个。”30多岁的队员韦建路解释道,他和妻子都是团里成员。“你知道壮剧风流街?就在我们那!我们俩就在那唱识的。”村里团多,场地不够用,他们就到“风流街”演出。

在后台,记者看到演员们在不停地补妆。天气太热,刚上的妆顺着汗水留到厚厚的戏服,有的演员捞起衣角当扇子用。一名妇女说道,“我们这服装还是自己做的哩!”这是一个仅有34户人家的利周瑶族乡的村屯,每家每户都有1人加入这个祥杏壮剧团。据团长罗会优回忆:“刚开始没有服装,没有道具,什么都没有,但村民爱看戏,就拿出布来做戏服。你看,那把二胡,也是自己做的!”顺着她的视线,一位老人正在调试二胡。

来自民间的北路壮剧在田林扎根了300多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田林有106个业余剧团,后来由于经费开支等因素,有的剧团不得不自行解散,发展到如今有53个,分布在13个乡镇44个行政村52个自然屯。记者了解到,在这53个业余剧团中,建有固定场地的有12个,配有乐器的有19个,配有灯光音响设备的有12个。各剧团经费主要来源“三个一点”:群众集资一点、演员自筹一点、本地外出工作人员资助一点。

“我们就盼望着能多点比赛,比赛有奖金可以添置设备。”八桂瑶族乡的“八桂女子壮剧团”的团员说道。这个团是田林县独具特色的“娘子军”,她们都是村屯留守妇女,潘凤兰便是其中一员。她说:“男人孩子打工去了,村里多剩老人,老人们很爱看戏,我们就去征求他们意见,他们说,‘如果唱我们就支持!\’”就这样,媳妇是演员,婆婆是观众,成了一道特色风景。记者问:“担心你老了想看戏没有人唱么?”她很自信地说:“不是还有未来的媳妇嘛!”

专业传承 不弃不离不停找人

在台下一个角落,一位年过六旬的大伯叼着烟斗看得不亦乐乎,正在演出的是利周瑶族乡百达剧团,这是田林县最老的剧团之一,叼烟看戏的便是团长闭锦书。原来,他的二儿媳妇、小儿子都在台上演出。记者问团长:“是你要求他们入团的么?”团长连连摆手道,“没有,没有,他们自己爱好。”与百达一样悠久的剧团不算多见,但中青年演员在各团却是随处可见。相比民间业余剧团的人员,专业壮剧的传承人才才是青黄不接。

烈日打在一棵老树上,在“田林壮剧学校”的门牌留下一抹阴凉,第十代北路壮剧传承人闭克坚就住在里边。记者走进一间小屋,85岁的闭老仍显精神,但称呼他“闭校长”时,神情便泛起了忧愁,“唉,这个学校只是一个挂牌,没有学生。”面对形同虚设的学校,闭老更担忧的是接班人。“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我急啊!”他拍着大腿叹道。

“你想找什么样的人呢?”闭老掰起手指说道,“一是品质好,热心、专心、坚持。以前我带过一个,教他学会小生再转教其他行当,他又去广东打工了。二是要有底子、会创新。壮剧原本是武戏多,现在失传了,没有武打的人才,能演能编的人更没有。三是要有师承,不能三教五流的不正统。”在推荐的人选里,有的只会演小生,有的只会演员外,他要寻找的是“全能”的人。闭老拍起胸脯道,“其他条件是可以放宽,但那种得钱也做、不得钱也做的人,难啊!”

他有点期望地说:“如果田林有个半专业的壮剧团,从剧团里找出专业人员来就好了。”他曾去广西壮剧团田林分团里找,但发现该团并非专门演传统壮剧,侧重应付所需,多演现代小品之类。“传承人要有传统戏才是传承人。”他利用村里请去指导的时机,走遍了40多个村屯,“脚都走老了,我还得找!不能把这一身的活、这一辈子遗憾,带去埋葬啊!”话到此处,闭老潮湿的双眼透出一份坚毅与执著……

随着一位位民间艺人的老去,一代代年轻人的多元文化取向,一种艺术的濒危自然有其规律,一种艺术的存在自然有其价值。记者突然感受到,在这片壮剧的田野里,仍有不少人对本土剧种无限倾注与眷恋。从壮剧节以往的明星舞台变为民间剧团展演,从业余演员和民间艺人期待与热忱的目光中,似乎看到了壮剧在民间生长的希望。

新闻推荐

中宣部等赠送广西4000台电脑

本报田林讯(记者/覃理通讯员/甘天龙蒋全军)9月6日上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明办、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文化厅联合在田林县八桂瑶族乡中心校举行2012年“绿色”电脑进西部活动广西赠送仪...

田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田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铜棺化为一团迷雾2015-10-08 16:39
猜你喜欢:
评论:(北路壮剧在田野中顽强生长)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