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田林讯8月22日,中央电视台七套《农广天地》栏目摄制组完成了连续7天的《农田餐桌——走进田林》专题片拍摄返回北京。
田林县地广人稀,山多林密,适合八渡笋生产和马蜂养殖,去年以来,分别成为田林县部分贫困村的特色扶贫产业之一。8月16日开始,央视七套《农广天地》栏目摄制组先后深入该县六隆镇平细村八渡笋笋区、乐里镇那光村林子马蜂养殖基地等地进行实地拍摄。当地的美食八渡笋全笋宴、全马蜂宴更是深受摄制组青睐。
“田林八渡笋曾作为明清朝廷贡品名扬天下,并成为国家“八七”扶贫攻坚期间的扶贫主导产业,连片种植已超20万亩。”该县林业局科教站站长、林业高级工程师钟珲介绍,该县生产的八渡笋笋体粗壮、肉厚肥嫩、纤维细少、清脆香甜、营养丰富,加工后的八渡笋干色泽金黄、肉厚细嫩、爽滑可口。2009年以来,田林县先后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八渡笋之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等称号。目前,全县八渡笋面积25.53万亩,笋农户2.5万余户,年鲜笋产量11.36万吨,年产笋干5.63万吨,笋农户均年收入5万元以上,笋区贫困户依靠八渡笋单项产业就实现了脱贫致富。
据了解,马蜂养殖风险小、成本低、效益高,属于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短、平、快项目。近两年来,在田林县林子马蜂养殖科技有限公司辐射带动下,该县马蜂由自然生长逐渐转变为人工养殖,形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已在全县14个乡镇全面铺开,成为该县助农增收的一项新兴产业。目前,全县参与人工养殖马蜂的农户473户,其中贫困户187户,共有马蜂2364窝,平均每户4.99窝,养殖马蜂贫困户可户均增收1.2万元以上。□黄艳琼
新闻推荐
全马蜂宴蜂蛹炒酸笋蜂蛹煎蛋饼田林老百姓自古有食用蜂蛹的喜好,蜂蛹一般为胡蜂、黄蜂、黑蜂、土蜂等野蜂的幼虫和蛹。近年来,田林县马蜂由自然生长逐渐转变为人工养殖,人工养殖马蜂...
田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田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